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卖油娘与豆腐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6

分卷阅读176

    给三十五两银子,有这钱,不光可以盖上砖瓦房,还能给弟弟们娶上媳妇,剩下的再买两三亩地,家里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柴氏顿时哭了,“我不同意,你是我头一个孩子,死也要死在家里,不许到外面去。”

明岳红着眼眶看向柴氏,“阿娘,我出去了,咱们一家子都能暂时翻身了。再说了,人家姑娘又不是不好,只是没有兄弟而已。儿子就算不在阿娘身边,对阿爹阿娘的心永远都不会变的。”

柴氏顿时哭了起来,过来抱住明岳,“都是阿爹阿娘没用,都是我们没用啊。”

韩敬杰也惭愧地低下了头,明岳说的一句不假,有了这三十五两银子银子,可以修房子,先给老二娶亲,还可以买几亩地。然后再辛苦攒几年,老三和老四说亲都不用发愁。

若是指望他们爷儿几个这样牛一样干,怕是四个儿子至少有两个得打光棍。

韩敬杰沉默了许久,“阿爹对不起你。”

明岳笑了,“阿爹,儿子不觉得委屈。儿子早就看开了,什么子孙万代,从大伯二伯到咱们家,哪一家不是一窝子儿子,可却越来越穷,光棍越来越多。我做上门女婿,无非是名头差一些,但说句大实话,若不是招女婿,这样好的人家,这样好的姑娘,八辈子也轮不到我的。我听明朗说过了,上门女婿的儿子不能考科举,但孙子就可以了。只要孩子养的好,姓什么又有什么打紧的。”

柴氏哭的更厉害了,却无言以对。

明岳又劝他们,“阿爹,阿娘,这是儿子唯一的机会了,也是咱们家的机会。何必在乎外头人的流言蜚语,梅香jiejie当初一力撑起家业,人家都骂她母老虎。如今呢,谁比得过她们?”

韩敬杰有些意动,半天之后,他看向明岳,“好孩子,是阿爹对不起你。”

明岳劝动了父母,第二天,柴氏就去找了周媒婆。

三天后,周媒婆来话。那一家父母让明岳先去住一阵子,对外只当说请的学徒。若是亲事能成,过了年就下聘礼成亲,若是成不了,人家给些工钱,再把明岳打发回来。

柴氏明白,人家这是想查看明岳。

明岳高兴地带着两件破旧的衣裳去了,临走前吩咐大弟弟听父母的话,照看好弟弟们。

明岳去了那家之后,也不刻意表现,就如同平日一样,勤快、老实,不多言不多语。

姑娘的父母很喜欢明岳,姑娘自小就知道自己要招婿,如今这样的,已经是很难得的了。之前媒婆给她说的,不是身有残疾就是好吃懒做。

姑娘一点头,她家父母立刻放了明岳回来,然后火速定亲,等开春后就成亲。因明岳勤快,岳父母看在女婿的面子上,多下了十两银子的聘礼,还加上许多尺头和吃食。

等明岳婚事一定,整个韩家岗都轰动了。有嗤之以鼻的,有摇头叹息的。韩敬杰夫妇又高兴又心酸,媳妇他们也见过了,是个好媳妇,只是,儿子却要去别人家了。

明岳非常高兴,岳家对他好,姑娘也很不错,若不是上门,他哪里能找到这样的姑娘。他一直在劝慰父母,还把岳家给的聘礼全部留给父母,除了两身新衣裳,他什么都不要。为此,他特意找过岳父长叹了一番。岳父见这孩子知道心疼家人,心里高兴,只要能暖热了他的心,等过两年有了孩子,也就和我们亲了。

岳父家里家资丰厚,不在意这些东西,答应明岳全部留给他父母。

就这样,明岳力排众议去做上门女婿,给一家子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他自己也有幸找了个好姑娘。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

感谢在2020-04-0114:21:10~2020-04-0214:18: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61大王是一只灵活的胖20瓶;最初的梦想、大飞扬草10瓶;黎黎8瓶;七七芽呀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成好事红莲进门

就在明岳定亲的时候,黄家这边也没闲着。黄炎礼和平氏打听了韩家二房为人以及莲香的性子,一家人都同意了这门婚事。

韩家二房不是那等指望在女儿身上刮油水的人,且莲香性子不怯弱。黄茂松以后时常要出门收山货,媳妇在家里要是个怂货,没分家时有公婆担着,分家了还怎么过日子?

既然看中了人家闺女,就老老实实照着规矩去提亲。平氏托了杨氏,杨氏满口答应了。

梅香身怀有孕,杨氏也不好让她去跑。就在杨氏准备去镇上找叶氏的时候,哪知叶氏又来了。

因叶氏平日要给学堂里的孩子们做饭,还要照看油坊,一般上午都没得空,只有下午才能来。

这一日,叶氏吃过了晌午饭之后,先小睡了一会子。起来后,带着给梅香准备的东西,和兰香一起就往大黄湾去了。

叶氏到的时候,梅香还没起来呢。她近来越发犯困,吃了晌午饭之后,她怕自己困的厉害,抢着洗碗。洗过了碗又在家里走走,还没走几步路,就困的睁不开眼睛,这会子正睡的香呢。

杨氏把叶氏迎进了堂屋,两亲家在屋里说着闲话。

杨氏说着说着就把六房想求亲的意思说了出来,还特意点出这是梅香的想法。

叶氏知道女儿不是个莽撞人,敢这样说,必定是孩子不错。

“一家有女百家求,我二嫂也正在给莲香说亲呢。嫂子这里有合适的人选,我回去就跟我二嫂说,她如今每个集都要到镇上来送菜的。”

杨氏笑着奉承叶氏,“弟妹真是有本事,不光自己把几个孩子养的有出息,还能拉扯娘家和族人。”

周氏如今专管着往学堂里送菜,外头小饭馆的都转给了叶家。有了学堂这一份稳定收成,二房三房的关系越发亲密。

叶氏笑着回杨氏,“我原来是想让嫂子家接下来的,可嫂子家里豆腐坊收成大,家里田地也多,一下子怕也没有那么多菜。”

叶氏这话不假,当日接过学堂后,叶氏头一个想让黄家往学堂送菜,但黄家父子几个忙不开,且家里并没有那么多菜园,供应不上,黄炎夏就谢绝了叶氏。

他也不想和韩家有这一份生意关系,都说亲戚莫共财、共财合不来。黄炎夏想和韩家保持纯粹的亲戚关系,有困难时相互帮衬,平日里不要有太多钱财关系,以免伤了和气。

黄家不接,叶氏就交给了周氏。周氏投桃报李,就把外头饭馆里的份额都交给了叶家。如今这样,皆大欢喜。

杨氏给叶氏倒了杯茶,“弟妹这样才是正经亲戚该做的事情呢,相互扒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