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美人小吃店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4

分卷阅读94

    如众乐乐,诸位不若自己动手,互相品鉴一番自己的手艺。”

她柔声细语道:“若有大家一致觉得好,就连我们杏花馆都觉得不错的。那一定有好礼相赠。”

程小妹笑说:“挺好玩的,媛儿,你就做那道点心嘛!一定会很出众的。”

“你自己做。”秦媛拂了衣袖,凭栏看景。

倒是其他闺秀纷纷凑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玩闹起来。

其乐融融。

走下楼梯,薛令姜这才松了一口气,同絮因说:“我方才没说错什么吧?”

“没有,就是萧姑娘亲自在这里,也不会更好了。”絮因搀扶她坐下,递上一杯茶。

薛令姜喝了一口,又站起来:“我去看看点心送来了没有。”

“不急,娘子仔细脚疼。”

“没事。”

主仆二人缓缓走到船尾,只见有一条小乌篷船正缓缓靠近,这是专门从餐船送餐来画舫的。

月牙儿从船篷里探出头,跨到画舫上,笑说:“可累坏了吧?”

“我只是怕误了你的事。”

“才不会呢。”

月牙儿和其他侍儿一起,将托合接过来,送到备餐间。

她转身,认真的望着薛令姜:“你做的很好,就是我自己亲自来管理,也不会更好了。”

听她这样说,薛令姜心里高兴,却又有些不好意思,低垂着头笑了。

月牙儿原本还有担心,见如今“湘夫人”家有条不紊,也就安心了。她原本就有打算,若薛令姜做的不错,便将杏花船宴交给她经营。

薛令姜亲手给她捧了盏茶:“客人还在二层呢,不然等会儿三meimei去招待。”

“不了不了,”月牙儿接过茶盏,往后一仰,坐在椅上:“难得浮生偷得半日闲,好歹让我松快松快罢。”

她揭开盏盖,忽然想起一事:“那件事你同客人说了没?”

“还没呢,”薛令姜往上看了看:“她们还在做点心呢,我想着,等真的有特别出众的,同私下里同人说会比较好。”

“依你的意思来吧。”

第66章土家酱香饼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为了使画舫的速度平稳,行舟的速度放的很慢。

月牙儿坐在椅上,有一种睡在摇篮里一般的安慰。

她坐着眯一会儿,听薛令姜有条不紊的安排各项事宜。等送来的点心一一核对过了,她才问薛令姜:“你可曾用了晚饭?”

“吃了一些。”

“哪有。”后头的絮因探出半个身子,说:“不过就吃了两口粥而已。”

月牙儿起身,拿过来一个食盒:“那正好,我叫新来的师傅试着做了一道土家酱香饼。如今还有些温热,不然就一起吃了吧。”

为了筹备杏花船宴,月牙儿近来又新招了几个大厨。我也试一试他们的厨艺,特意出了一道难题,便是叫他们做土家酱香饼。她之前就已经将做酱香饼的各色佐料都备好了,又粗略的和几位厨子说了说做法,叫他们各自去做。如今月牙儿提过来的这一盒,是其中一位姓史的师傅做的,味道最接近她想要的。

食盒一打开,一股异香便飘了出来。只见一张薄薄的大饼如绉纱一般,被烙成金黄色,再切分成菱形的小块,上头抹了豆瓣酱和葱花还有白芝麻。

薛令姜好奇道:“这烙饼的样子倒新鲜,我都没瞧过。”

在月牙儿的催促下,她夹了一小块,用碟儿拖着。这酱香饼瞧着很薄,谁知凑近了看,竟然有几层。一口咬下去,饼皮酥脆,内里却柔软,很有嚼劲。在秘制酱料的作用下,面粉的香气尤为浓厚,在咸香之中带着微微的甜。与寻常的烙饼口感完全不同。

薛令姜吃完一小块,用帕子擦了擦唇,说:“这酱香饼的做法虽然独特,但我觉得,最突出的风味实际还在于它的酱汁上。”

月牙儿笑起来,向絮因道:“你看,大jiejie如今倒是练出一双火眼金睛了。食物好不好吃,好在什么地方上,她心里全清楚。”

“哪有这事,不过在你身边久了,学了一些而已。”

坐了一会儿,一个侍儿过来传话:“客人们似乎玩得很尽兴了。”

“知道了,这就去。”

薛令姜起身,望向月牙儿:“要不你也去瞧瞧?”

“我去了你反倒不自在,你只管上去招待客人,我自己在这里坐一会儿就好。”

才上台阶,便渐闻笑语。

只见长案之上,果然已经摆出了一些点心了。

见了薛令姜,程小妹过来,牵着她的手去瞧,语气很骄傲:“你没来时,我们自己看了一圈,这点心做的最好的,还是我们媛儿。”

她做的是一道玉带糕,小小巧巧,面皮莹白透亮。这是以糯米为原料,一层糯米、一层黑芝麻白糖夹心,切开来看内外层的颜色分明,很好看。

薛令姜吃了一口软糯适宜,甜味得当,果然不错。

她笑着说:“这玉带糕做的的确很好。絮因,将奖品拿过来。”

絮因应了一声,拿过来一个小托盘,上头盖着一张锦帕。拿开锦帕,竟然是一个刺绣的小手提包,以璎珞为原型做了个链子,方便拿。

“不是什么名贵东西,但胜在好看实用,便赠予姑娘。”

“多谢。”秦媛颔首示意。

倒是程小妹很好奇,将那个绣花手提包拿过来反复瞧,又反复看了看:“这里外层布料的颜色,同绣花的样式原来是不同的。”

其他闺秀也凑过来,去看那个小小的绣花手提包。

这个时候,侍儿们便抬着一两张低矮的圆桌过来,上边放着各色茶点。

看着品味繁多的各色点心,刚才吃饱的肚子仿佛又留有余地了。

等到月至中天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吃的小肚子圆鼓鼓的下船去。

程小妹玩的最是尽兴,方才和人行酒令,吃了好几杯酒,脸颊红扑扑的。秦媛怕她醉,便过来看着她喝了两杯茶。

两人正要下船,薛令姜却过来请她们留步片刻,说了一件事。

“不知道秦姑娘的玉带糕,愿不愿意在我们糕点店里出售呢?”

她柔声细语的解释着来龙去脉:“我原来也是在富贵人家长大的。知道后宅的姑娘、娘子们都各自有各自的拿手点心。有好些外头店子里卖的吃食都不能比。奈何咱们女儿家生来就养在深闺,就是有拿手好菜,知道的人也不过是自己的家人、夫婿而已。倒真有几分明珠暗投的意思。他说请姑娘愿意可以将这一袋糕的做法教给我们,在我们的糕点店里出售。所有盈利,五五对分。且这糕点,也会冠上姑娘的姓名。”

“就如同牡丹花名种一般,世人皆知‘姚黄’是姓姚的人培育出来的,‘魏紫’是姓魏的人培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