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04

分卷阅读404

    ,放在桌上,“我先走了,公公那边还有一摊事儿,二女儿才生了孩子,没出月子呢,还有他那边,还要定期送点吃的用的……”

鲁盼儿摇头慨叹,郭嫂就是再恨小郭,可心里还是有他。

杨瑾也长叹一声,宋瓷碗很快就会在苏黎世拍卖会上拍卖了,他要抓紧联系拍卖会参加,而参加拍卖会要交大笔押金,国际间转帐手续烦杂,时间也长;但眼前这些文物想在短期内以适当的价格卖出去并不容易……

“你别急,我有一笔钱可以先交到拍卖会。”

鲁盼儿的生意早做到了国外,直接调用欧洲那边的资金能省下不少事,“就算帮郭叔和嫂子一把吧。”

原本捉襟见肘的麻烦事一下子变得很简单,既然不急着用钱了,杨瑾便地给皇甫打了电话,把这批文物交付出去,他一向很擅长运营,经过造势、宣传,这些收藏品都会拍出好价位。

然后他便向鲁盼儿感慨,“钱既然是万恶之源,也是万善之源啊。”

“在他们手里是恶,”鲁盼儿一笑,“在我手里就是善。”

“这些年,你的钱办了太多好事了。”

杨瑾半开玩笑,“不如我也下海,跟着皇甫做古董吧。”

“算了,你要是去做生意,一定会赔得衣服都当了。

杨老师还是在家里好好做学问吧。”

鲁盼儿看看拍卖手册,“去苏黎世,我陪你。”

“好啊。”

苏黎世是个很美的城市,蔚蓝的天,碧绿的水,古老而有异国风情的建筑,杨瑾与鲁盼儿无心欣赏,在酒店整理一下,直接去了拍卖会现场。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们提前见到了那只宋瓷碗。

杨瑾拿起小碗,仔细看过,向鲁盼儿点点头。

鲁盼儿便知道正是郭叔的那只了。

两人从容地坐下,轻声用中文交谈,“底价五十万,比上一次拍卖会的同类物品又贵了。”

中国的古董在世界拍卖会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高了,“不管怎么样,还是尽力买回来吧,毕竟是郭叔最后的心愿。”

杨瑾点了点头。

宋瓷碗最后以二百三十二万元拍了下来。

杨瑾和鲁盼儿又拍下几件中国文物,既然有实力,就尽量不让这些宝贝流失在海外吧。

定窑莲花瓷碗带回来后,交到法院,最后送入了博物馆。

小郭也因此得到了减刑,很快就出狱了。

那天杨瑾去见了一面,回头跟鲁盼儿说:

“才几个月的时间,头发白了大半,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他在北京的房子、店面、资产都被罚没了,现在可以说一无所有了。”

“见了我喃喃地说,当初要是肯听我的劝,怎么也不至于如此。”

杨瑾叹了一声,“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幸好郭嫂肯接他回家。”

回想小郭二十年前辞职到北京时做古董时,也曾意气风发,不想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

鲁盼儿客观地说:

“若不是他有一个好父亲,一个好妻子,现在还在监狱里呢,只是他的好父亲好妻子都被他害惨了。”

第291章一张支票

千禧年到了,突然冒出很多有趣的传说。

真正相信的人应该没多少,不过繁华的大街上倒有不少以此做各种促销活动的。

过了元旦,北京城里越来越热闹了,可见中国人真正注重的还是春节。

鲁盼儿出门购物,一路走一路买,反正帮着拎包的人多。

今天出门是一大家人,杨瑾出了书斋;梓恒梓嫣从国外回来了;跃进、许琴带着小旋和小凯过来了;韩冬、丰美带着女儿,丰收和王婷婷带着儿子都到了北京,一家人要过一个团圆的中国年。

厨房里跃进是主力,据军医院外科许主任介绍,鲁大校除了飞行就琢磨做菜,现在的厨艺已经达到专业水平,如果不是在空军任大队长,完全可以开一家饭店;当然了,许主任一向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军人,将两个调皮儿子管理得服服帖帖。

韩冬一向不喜欢做饭,他带着女儿跟着鲁市长一起吃食堂,反正不管哪里的政府部门都有食堂,价格不贵又干净卫生。

省下来的时间,不管整块的还是琐碎的,他都用来写书,家里的日子有如高山流水,一点不沾烟火气。

丰收和王婷婷倒是肯做,只是家里有一位能干的老太太,家务做饭带孩子,什么也不用他们,所以也就把多半心思放在实验室里了。

孩子们参差不齐,最大的梓恒二十四岁了,研究生毕业后在美国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两年,今年回国准备创业。

最小的鲁九思今年才满四周岁,幼儿园中班,最喜欢跟在双胞胎堂哥后面打转儿。

鲁盼儿削了两盘水果,给三个小的一盘,自己端了一盘坐到梓恒旁边,听他跟丰收说话。

“互联网一定有前途的,”鲁教授讲了许多鲁盼儿根本听不懂的理论,然后提醒梓恒,“在技术方面,我可以支持你,但商业运营,我就一窍不通了。”

梓恒又提了几个鲁盼儿还是听不懂的问题,舅甥俩儿讨论了一会儿,得出结论,“我觉得这一块儿大有可为,这两年也积累了些经历,又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儿,打算试试。”

鲁盼儿瞧瞧杨瑾,历史学专家显然也与自己差不多,对于新兴的互联网一知半解,但他一向鼓励儿子,“既然想试,就去试吧,年轻人不怕犯错。”

“过了年,我们就在深圳注册公司。”

“mama帮你投点资吧。”

“不用,我编软件卖了些钱,够用了。”

“开饭了!”

小凯进来宣布,身后跟着胖乎乎的小九思,挥着小胳膊,“开饭了,开饭了!”

鸡鸭鱼rou,家常菜其实是最好吃的,压轴的当然还是饺子,白菜猪rou和韭菜三鲜两样。

梓嫣吃得不顾形象,“世上最好吃的东西,就是家里的饺子。”

小凯小旋去过法国,吃过世界闻名的大餐,“法餐也很好吃的呀。”

“不是说法餐不好吃,而是——等你再大一点儿就懂了。”

“我们已经上初中了,不小了!”

“我也不小了,幼儿园中班了呢!”

九思赶紧说。

大家都笑了,“你是不小了。”

过了年,最先送走的是梓嫣。

儿子回国了,就算是去深圳,也比先前近了许多,唯有可爱的小女儿,还要去相隔万里的异国他乡,鲁盼儿舍不得,“有没有想转服装设计呀?

mama的经验还不少,可以传授给你。”

梓嫣的画很有灵性,以鲁盼儿专业的眼光看,如果转了服装设计,虽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