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00

分卷阅读400

    投资的,这次上市会转让一部分股权,但没想到还会免费给他们这些陪着她一起将霓裳羽衣做起来的人股份。

股份就是钱呐!

“原来我也有啊!”

刘经理吃了一惊。

“我们也有呢。”

几个设计师笑得山花烂漫。

唯有蔡颖在下面小声说:

“太多了,我还是少要点儿吧。”

鲁盼儿笑着向大家说:“霓裳羽衣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我们大家的,今后我们一起带着霓裳羽衣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几个年轻的设计师跳起来大喊,“董事长,我们会永远为霓裳羽衣奋斗!”

蔡颖、老刘几个年纪大的开始不好意思,后来,随着气氛越来越浓,也跟着大家一起又笑又喊了起来。

第288章上亿资产

霓裳羽衣上市后,鲁盼儿由鲁老板变为鲁董事长,资产也翻了几番。

当然顾,玉竹、蔡颖等人的财产也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独占一块小蛋糕,不如与更多的人一起将蛋糕做大,得到更大的蛋糕。

公司上市与鲁盼儿的经营理念很一致。

这么多年,她一直致力于团结更多的能人,让他们加入公司,把霓裳羽衣做得更大更强。

上市融资后,霓裳羽衣投资购买襄平化工厂,改造厂房,建起了几条生产线,生产各种花色的毛线,其中的马海毛线和兔毛线不只供应自家的编织厂,还卖到了国内各地的毛衣厂。

当年,毛线厂就实现了赢利,当然也交了税,数目还不小。

刘县长又一次在家中请鲁董事长吃饭,只不过这一次他的家搬到了新城区的楼房里,刘氏家族建于清代的青砖房已经交给旅游局,成了展现古襄平县城风貌的游览点儿之一。

鲁盼儿笑着与刘婶儿和嫂子打招呼,“楼房有暖气,冬天也一点儿不冷呢。”

“虽然有暖气,可我觉得还是不如炕舒服,”刘婶儿年纪很大了,可身子还硬朗,对客人依旧热情,当然也依旧固执,带鲁盼儿进自己的房间,“你看,我让儿子在房间里给我盘了一铺炕。”

刘嫂笑着说:

“当初婆婆说什么也不肯搬家,说一定要住土炕,刘北就想出这个办法,才把老太太请来。”

楼房里有一铺炕,炕上用电褥子烧得暖暖的,坐在上面与过去的土炕一模一样,这还是鲁盼儿第一次见到,不由笑了,“刘县长可真有办法!”

又戏谑地说:

“若不是他这么聪明,襄平县也不能建得这么好。”

还不到十年时光,襄平县已经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县城发展成国内知名的旅游胜地和经济强县,而刘北,也即将升任至省城。

刘北却轻轻摇了摇头,“我还真舍不得襄平县。”

“要么刘县长就别走了,襄平县人都舍不得你离开,”今天丰美也与韩冬一起过来了,笑着接话,“更何况,我心里没底儿呢。”

刘县长到省城任职,下一任县长正是鲁丰美,她还将是全省最年轻的县长,唯一的女县长。

“当年张县长走的时候,我也这么想的,”刘北想起了往事,大声笑了起来,“我觉得自己根本比不了老县长,管不好襄平县,现在回头看,我也是有些成绩的,对不对?”

“那是当然!

我们襄平县这些年发展得多快呀……”

刘北打断了丰美的话,坚定地说:

“我相信,你能做得比我还好!

老县长当年就是这么对我说的。”

丰美郑重地点头,“我一定做到!”

“鲁董事长,谢谢你!”

刘北招呼着大家入席,端起酒先敬鲁盼儿,“没有你,就没有襄平县的今天。”

“刘县长言重了。”

“也不只他这么说,襄平县很多人都这么说的呢,”刘嫂笑着给鲁盼儿挟菜,“还有你们家的杨老师、赵厂长、钱教授那些知青,都为襄平县的发展做了许多。”

“就像钱进说的,当年他们在襄平县插队时,心里是不喜欢这里的,恨不得早日回北京。

可这里毕竟是他们曾经生活了许多年的地方,在他们心上刻下浓重痕迹的地方,他们又怎么也忘不了了。”

韩冬笑着说:

“最近写知青的文学作品特别多,很多情节都反映了他们的这种心里。”

刘北就感慨地说:

“小韩,你写写我们襄平县的故事吧?

从几千年前开始写,一直写到现在。”

“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可怎么写呀?”

丰美摇头。

“其实这是个不错的题材,我要好好构思一下……”

“你要是写了我们襄平县的书,我买一百本!”

刘县长十分高兴,拉着韩冬喝酒,“我要给老战友、老朋友们每人送一本,可能一百本都不够呢。”

鲁盼儿听了也说:

“若是出书了,我也买一百本。”

毕竟是写自己家乡的书,总要支持,而且,做礼品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

韩冬就笑,“这么说,我只能写了。”

冷不防,刘婶儿指了自己的屋子说:

“小韩,你把我在楼房里盘了炕的事写进书里面吧,许多人都没见过呢。”

大家都哈哈笑了,唯有韩冬认真点了点头,“这事儿其实很有襄平县的特点,我是要写进去。”

刘婶儿越发兴头,讲了许多她经历的故事,土匪、抗日、解放……

韩冬都仔细地听着。

丰美就说:

“他自己写作开始,就特别注意收集素材,最喜欢听老人家说话了。”

“我家婆婆最喜欢讲古呢。”

那边几个人聊得热火朝天,刘北便向鲁盼儿道:

“我还欠你个道歉。”

“道歉?”

这些年作为县长的刘北对自己和许多投资襄平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又给政策又给条件,何出此言呢?

鲁盼儿不解地问。

“陈建军对你的污蔑,我其实信过几分,”刘北带着几分苦涩地说:

“尤其是他把积压的毛线卖了出去,将化工厂维持下来的时候。”

“后来我才明白,那其实是饮鸩止渴。

这些年在陈建军战友的支持下,化工厂苟延残喘——但其实最终害了襄平化工厂,也害了陈建军的战友……”

“没想到你能这么大度,不但没有对陈建军两口子怎么样,还让他们留在毛线厂……”

随着霓裳羽衣集团越做越大,鲁盼儿越来越少地介入具体的事务了,襄平毛线厂前期筹备主要由刘经理等人完成的,后期又聘请了专业的管理人员。

在对原化工厂员工安置的问题上,身为董事长的她只确定了一条原则,那就是优先安排老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