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82

分卷阅读382

    情,也怕大家见面尴尬,就没过去,算起来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

杨瑾与小郭夫妻认识久了,相处也多,眼见嫂子的情形,心里难受,“都怪我,没劝住他。”

“这种事,他自己做下的,谁又难拦得住?

就是我,闹了几场也没有用,只得由着他去了。”

嫂子摇摇头,“男人有钱就变坏——早知道,就不让他辞职,留在襄平县里,就算日子穷点儿,总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呀。”

“嫂子,你还是要想得开,不能一直生气难过,太伤身了。”

鲁盼儿便劝。

“我也想过,跟他一刀两断,各过各的日子,也不用生气了。”

郭嫂子又苦笑,“可是,离婚了,不知有多少人会笑话我。

我自己倒也没什么,可两个孩子都大了,眼看着就要谈婚论嫁,当父母的离婚,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好。”

离婚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能包容些,襄平县则要保守得多,总有人把离婚当成家风不正,不愿意结儿女亲事。

“所以,我不但不能离婚,还得替他瞒着,免得别人听了风声。”

郭嫂子说不出的惆怅,“好在,他也不是全没良心,每个月都交家里一千元钱,要是离婚了,家里只靠我一个的工资,就更难了。”

这种事情,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鲁盼儿不好置喙,只道:

“嫂子,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一语未了,两个漂亮的姑娘走了过来,向郭嫂笑着说:

“妈,我们每人买了两件新衣服。”

果然手里拿着装衣服的包。

“噢,这是北京的杨老师和鲁老板,你们小时候见过的,还记得吗?”

小郭家的两个女儿便赶紧笑着招呼,“杨老师、鲁老板,”又问:

“最近看到我爸了吗?”

感觉到郭嫂向他们示意,俩人便明白孩子们还不知情,只得含糊地回答,“我们有时会遇到,他现在挺好的。”

“我爸太忙了,从过年到现在还没回家呢。”

两个女孩子二十岁上下,正是年少单纯的时候,不会想太多,只是遗憾地感慨:

“我们想去北京看看爸,再顺便玩玩儿,买买衣服,他也不答应。”

“那是因为你爸在北京没有住处,生意又太忙,你们去了不方便。”

郭嫂子找了个借口,又推着两个女儿,“我们赶紧回家吧,饭还没做呢。”

大家道了别,郭嫂子走在两个女儿后面,又回头向他们露出歉意的苦笑,方才走远了。

鲁盼儿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要是有一天,两个孩子知道了真相,会怎么样呢?”

“她们一定会很伤心,甚至,因为亲生父亲欺骗,信念彻底崩塌,做出极端的事情。”

杨瑾也难过,不只担心这两个单纯的女孩子,还有无力劝阻小郭的无奈,“那时候,小郭后悔也来不及了。”

鲁盼儿也觉得小郭太狠心,为了一已之私欺骗自己的亲生女儿,“但是,郭嫂子这么做又对不对呢?”

其实也不对,但是看到她憔悴的模样,谁也不忍责备她。

有了这一道插曲,方才欢乐的气氛被冲走了,鲁盼儿看看时间,买了几斤酥梨,正是老家那边产的,也算得上襄平的特产了,送杨瑾去火车站,“给孩子们带回去吧,告诉梓恒和梓嫣,我再过些时候就回家了。”

杨瑾便握住妻子的手,“我们决不能如此伤害孩子们,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永远也不能磨灭的伤痛。”

鲁盼儿便笑了,“我知道,而且我也相信你不会做出那样的事儿。

当然了,我也不会。”

两人十指相扣,彼此明白对方的心意,婚姻,既有感情,也有责任,作为成年人,要有担当,作为父母,一定要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没几天,鲁盼儿提前回了北京。

梓恒和梓嫣都问:

“mama,出口编织衫的订单不是很重要吗?

你怎么提前回来了?”

“mama就是想你们了,”鲁盼儿笑着,“过几天我再去襄平,但不会留太久了,宁愿两边跑。”

通过小郭的家事,她越发觉得,生意很重要,家庭更重要。

“那样太辛苦了。”

杨瑾摇摇头。

“北京到老家往返的夜车就很好,看看景,睡睡觉,一点儿也不累,我还挺喜欢的呢。”

孩子毕竟天真,完全相信了,笑着说:

“mama,你回来了,我们家里立即就热闹温馨多了。”

“那mama更是要经常回来,尤其周末,一定在家里陪你们。”

“太好了!”

梓嫣提议,“下周我们去香山看红叶吧。”

“噢,已经到了看红叶的时节呢……”

晚上回房里,杨瑾告诉鲁盼儿,“从襄平回来,我去见小郭了。”

鲁盼儿也不奇怪,“你还是想劝他,可是他依旧听不进,对吧?”

“也对也不对,”杨瑾叹了声气,“他在外面的女人逼他跟嫂子离婚,嫂子坚决不离。

因为郭叔和孩子们,小郭也有分手的心思,但是,他在北京买的房子写的那个女人的名字,还有,那个女人参与了古董生意,掌握着一部分资金,他想分也分不了。”

“现在,他还要安抚那个女人,只怕她找到郭叔和嫂子闹起来,孩子那边先不说,郭叔的身体肯定受不了的。”

鲁盼儿一点儿也不同情,“他这是自作自受。”

“其实他现在快刀斩乱麻,立即回头,也不是不可能,还是他下不了决心。”

杨瑾说着拿出一个盒子,“算了,我们已经尽力了——你来看这套点翠首饰。”

点翠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首饰做法,用翠鸟的羽毛镶在金银上,彩色灵动,式样活泼,特别受皇家的喜爱,鲁盼儿也有两三样,但都是零散的簪、钗,如今见盒子里这一整套头面,也是一惊,“这可真难得!”

小心地取了细看。

“就是那天去潘家园看到的。”

杨瑾微微笑了,“我见这套点翠首饰又齐全,品相又好,十分难得,就直接买了下来。”

鲁盼儿越看越喜欢,索性将头发盘了起来,先将正中的点翠镶珠挑心插上,再是两旁的分心,眼见着镜子里珠光翠绕,十分华丽,“一定很贵吧?”

“十二万。”

“咝!”

鲁盼儿吸了一口冷气,“真是天价。”

“既然喜欢,就是值得的。”

杨瑾帮她插好发梳、掩鬓等,一共十六件,“哪天有空儿,换了衣服拍一套照片吧。”

“还有一些首饰,也要一起拍。”

“我们把所有的首饰整理一下,再配上照片,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