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1

分卷阅读361

    编织两个厂都设在那里;后来,霓裳羽衣越做越大,她便将制衣和编织两个厂分开,但那时阜城门外已经买不到合适的地建厂,只能将制衣厂挪到了京郊;再后来,她从巴黎拿到一些服装加工订单,又在更远的地方建新厂。

最近,阜城门外已经建起了不少高楼,编织厂那边已传出拆迁的风声,她一直在京郊找新厂址,但大片的空地很少,价格又贵。

建厂的成本最终还是要加在服装的价格上,而价格又会影响销售。

襄平县偏僻,交通也不够发达,建厂的问题不少,但有这么多优惠政策,差不多就能抵销那些不利因素了。

“姐,我也赞成你回襄平办编织厂!”

丰美在北京读书的几年时间中,空闲时间都在霓裳羽衣帮忙,那时磁器口街道的店里前面卖衣服,后面放着编织机,她都很熟悉,“编织厂技术简单,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最适合在襄平办了。”

“工厂用地免费十年,头三年还免税,再加上襄平的工资比北京低许多,只有运输费会多一些,”鲁丰美算算帐,“姐,你的投资很快就会收回成本,利润也比在北京开厂高!”

鲁盼儿就笑了,“襄平县也赚了呀,地虽然是免费用的,但是建厂我总要买各种建材,要请人施工,要招工人,三年后生产规模上去了,也就要开始交税了。”

“这就叫互利互惠嘛。”

“我们丰美要是不从政,做生意一定赚大钱的!”

“要是我没考上大学,跟着姐做生意也不错。”

丰美笑了,“不过,既然到了襄平县,就要在其位,谋其政了。”

说着,丰美拿出一份材料,“姐,这是我做的招商引资方案。”

“原来还有方案呢。”

鲁盼儿笑着接过来,越看越认真,翻页的动作慢了下来,方才丰美对自己说的都在上面,而且还要更严谨更全面,又有许多翔实数据支撑。

很久,她才合上材料,“写得真不错!”

“那当然了,这可是在许多方案中脱颖而出,被评为第一名的呢!”

丰美得意地一笑,将材料递给姐夫,“杨老师,我姐已经同意投资了,您也来做我们的顾问吧。”

“我可不懂经济,哪敢乱做什么顾问,”杨瑾不接,“投资的事还是你们姐妹商量吧。”

“丰美的方案不只是投资。”

鲁盼儿笑了,“她的计划大着呢。”

“噢,”杨瑾接过方案看了一遍,“果然,我们的小丰美有博大的胸怀!”

在丰美的方案里,除了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经济之外,还有依托襄平古城墙这一难得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将襄平古城宣传出去的设想,这就需要杨瑾这样的历史学家的参与了。

“宣传古城墙我最赞成了,也一定会尽一份力。”

杨瑾又分析,“襄平县历史悠久,除了古城墙,还有许多遗址都非常有历史意义。

不过,由于地处东北,知名度却特别低。”

“如果襄平县政府建立古城博物馆,不仅能宣传古城,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又能带来经济效益,那可是一件大好事!”

“我不只同意做博物馆的顾问,还可以负责相关的材料,将襄平的历史真实地反映给前来参观的人们。”

“姐夫,相关的文字材料可不少呢?

有县志,有博物馆的介绍,有文物的说明……

你工作又那么忙。”

“只要想办法,时间还是有的。

另外,先前我在襄平县的时候,跟着师兄做了许多案头工作,后来又特别去襄平县考察,积累了不少资料,现在整理出来,事半功倍。”

“那太好了!”

丰美兴奋得脸都红了,“没想到我的方案实行得这么顺利,我明天去了看建国哥,看看他能不能在襄平县投资一个项目;然后去拜访张厅长,请他帮襄平县出谋划策;接着我还要去找赵厂长、钱老师,他们虽然不是襄平县人,可毕竟在襄平插队十年,也能算半个襄平老乡。”

鲁盼儿听小妹一一历数,便笑着说:

“一个个拜访要很多时间的,不如我帮你把大家邀来,在一起谈谈,有学问的出主意,有钱的投资。”

杨瑾也赞同,“大家集思广益,肯定会想出许多实用的好办法。”

张厅长已经退二线了,每天沉迷于书斋;赵新月的工厂任务特别重;钱进是国外回来的经济专家,还给国家领导们讲过课……

丰美便有些担心,“大家能来吗?”

“先前我们同学朋友们时常在一起聚会,这些年大家都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又结了婚有了孩子,各自奔忙,见面就少了。

这一次,既为襄平的建设出一份力,也顺便在一起聊聊天。”

杨瑾笑着说,显然很笃定。

鲁盼儿也说:

“你放心好了,我和你姐夫一定把大家都请来,给你帮忙,也给襄平县帮忙。”

“县里决定招商引资,很多人都不相信呢!

他们看惯了古城墙,不觉得有什么珍贵的,也不相信会有人来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县长投资。

刘县长之所以让我过来打前站,也是觉得招商工作一定会很艰难,也很漫长。

没想到我才来jiejie家,就已经找到第一份投资了,姐夫也同意帮我们建设博物馆。”

“姐和姐夫还要将大家邀请到一处,共同为我们襄平县出谋划策——这么大的事,我得赶紧告诉刘县长!”

丰美激动地给刘县长打了电话,报告了这边的情形。

刘北听了十分高兴,再三感谢鲁盼儿,又约好在会谈时到北京聆听大家的意见。

鲁盼儿是最实干的人,当天便开始联系朋友们,定下周末在自家聚会。

周末的清早,刘北带着县政府的几位工作人员来到西山胡同一号,热情握着鲁盼儿的手说:

“太感谢你们了!”

鲁盼儿就笑,“刘县长这样客气,我竟然不习惯了呢。”

“我是真诚地感谢呀!”

刘北哈哈一笑,“我前段时间去南方学习,回来后便下决心招商引资,可是大家都不信襄平能招来资金技术,我自己也时常担心。

所以乍听到你们的热心,我真是高兴极了,恨不得立即来北京。”

鲁盼儿估计刘北一行人是坐夜车过来的,便问:

“你们是不是没吃早饭?

我给你们煎几个蛋饼吧。”

“不用麻烦,我们刚刚在车站前吃过了。”

刘北说着拿出笔记本和钢笔,与鲁盼儿聊起投资的事,边听边记,十分认真。

跟他同来的工作人员也都用心地倾听记录。

“哥,你来了怎么不告诉我?”

刘南进门就“埋怨”“自从当了县长,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