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11

分卷阅读311

    ,发烧了根本不敢去看医生,也不敢休息,吃点儿从国内带来的药继续做饭……”

钱进说着苦笑,“出国前我觉得单位的工作实在太辛苦了,领导又可恶,恨不得立即辞职离开,现在到了美国才知道什么是辛苦,回想起过去的领导,其实也比资本家要和善得多了。”

这里的劳动强度果然很大,从进了店里就一刻不停,两个人干的活儿要是在国内至少要顶好几个人。

所以,遇到自己,钱进失态地向自己说了这么多,还有,他眼里的水汽绝不只是因为洋葱太辣。

鲁盼儿又想到地铁里听不懂广播急得满头大汗的中国小伙儿。

不过她知道,只要自己说上一句泄气的话,恐怕钱进就会真地大哭起来,于是她轻轻地拍拍钱进,“既然决定了,就不要后悔,努力奋斗吧!”

“是,我不后悔,一定混出人样儿才回去!”

钱进擦去眼泪,又继续切rou。

就在鲁盼儿和钱进把食材准备差不多的时候,老板开着一辆小货车回来了,从车上卸下许多酒、饮料、米、面、油、蔬菜、调料等,原来他去采购了。

鲁盼儿和钱进帮忙将东西搬放进店里,此时已经有客人开始光顾了。

钱进做菜,老板跑堂兼收款,鲁盼儿听着报上来的菜名,油炸馄饨、李鸿章杂碎、左宗棠鸡种种很是奇怪,既然是中餐,怎么都是自己没听过没见过没吃过的饭菜呢?

看钱进一盘又一盘地炒菜,放进的食材和调料,与在家里时并不一样。

原来,中餐馆的菜其实并非真正的中餐。

到了正午,客人越来越多,鲁修好儿才意识到,刚刚紧张的准备工作其实并不算什么,如今才是真正的辛苦劳作。

一盘盘的菜做好送出去,收回一堆堆的脏碗碟,她不停地洗,总没有尽头。

直到过了两点,最后一位客人走了,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恨不得瘫在地上。

钱进炒了几盘菜,端了一盆米饭摆在桌上,店里的人一起坐下吃饭。

鲁盼儿虽然很饿,却累得没有什么胃口,而这变了样的中餐,与西餐一样,她也吃不大惯,只拨了半碗饭,拌了西红柿炒蛋吃了。

“多吃点儿,晚上还会更累,空着肚子顶不下来的。”

老板见鲁盼儿放下碗筷便说:

“你做得不错——以后就长来我家打工吧。”

“噢?”

鲁盼儿摇摇头,“我一会儿就要走,以后也不能再来了。”

“你不是大陆来的吗?

怎么能不打工?”

“我不是留学生,而是来探亲的,很快就回国了。”

“回国?”

老板语气里颇有些不屑,“在我这里打工,一天就能挣几个月的工资,你还回去什么?”

“梁园虽好,非久恋之家。”

杨瑾回绝史密斯的挽留时就是这么说的,身为中国历史专家史密斯教授居然听懂了,鲁盼儿觉得同为华人的老板应该更能理解司马相如的话,“何况我在北京每个月也能挣几千元。”

她平时从不对外人透露自己的收入,但是今天却是例外了。

“真的吗?”

老板显然不信。

钱进便帮着她解释,“她是开服装店的,有三个店面,雇了十几个员工,收入比我高多了。”

“原来你在大陆开店呀,”老板立即连珠般地问道:

“那边生意果真好做吗?

雇工容易吗?

店铺租金高吗?

税率高吗?

你有做餐饮生意的朋友吗?

他们的生意怎么样?”

中餐馆的老板一直有些冷淡,一上午他们总共不过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也都非常简单,现在却热切地看着鲁盼儿。

鲁盼儿便很认真地回答,“我做生意没几年,一直很顺利,北京待业青年不少,雇人不难,店铺租金先前不贵但最近一直在涨,税倒是不高……

餐饮方面我不大懂,不过,最近北京新开了许多饭店,想来生意应该不错吧。”

老板觉出自己太急切,也笑了,“是这样的,听大陆在招商引资,条件很好,有几个朋友准备过去投资做生意,他们劝我一起去,我却一直在犹豫。”

“美国这边的生意虽然很累,利润也不高,可还是稳赚的,而我也已经在这里娶妻生子,日子还不错。”

“听说那边到处是机遇,我虽然祖籍在大陆,却从来没去过——当年我还在母亲肚子里就从大陆出来了,先到香港生活了几年,又去台湾定居,大学毕业后再到美国,人过中年还没回过故乡。”

鲁盼儿从他说“大陆”时就知道他来自海峡那边,立即明白了他的犹豫,“我做生意也是机缘巧合,其实并不懂投资什么的。”

“但是,从我自己感觉到的,中国这几年变化特别快,就说服装吧,过去无论是面料还是款式都十分单调,现在可是五花八门,只我们店里,针织衫就有几十种。”

“街上的饭店也越来越多了,老北京风味、各地特色层出不穷,西餐厅也有几家。

还有,以前我们家只有特别的情况才去饭店吃一次饭,回来还会讨论许久,现在去饭店吃饭就很平常了,没有人当成一回事儿。”

“你可以去中国看一看,现在北京有很多外国人和华侨。

而我们也有很多人走出来——我这次来之前也犹豫过,不过到了美国才三天就觉不虚此行。

我们的祖辈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果然不错。”

“我一定回大陆看看!”

老板便又从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郑重地用双手递了过来,“我叫陈港生,可以给我留下联系方式吗?”

鲁盼儿没有名片,便要了一张纸便将自己的姓名和家里的电话写下来交给陆老板,“若是去北京,我请你吃正宗的中餐。”

“哈哈,其实我妻子会做一手地道的港式茶点,只是在这里并不受欢迎,美国人反倒喜欢这样的中餐——有机会我也想请你一起吃早茶。”

“一定会有机会的。”

第230章新的思路

大约毕竟同为炎黄子孙吧,鲁盼儿与陆老板聊了一会儿,越发觉得亲切。

陆老板从小背井离乡,几经波折辗转到美国谋生,也很不容易。

他在美国开餐馆,每天也与打工的一样干着繁重的活计,并不比钱进轻松,为的还不是省一份支出?

鲁盼儿反倒不好意思立即就走,便道:

“如果餐厅的确忙不过来,我可以留下再帮一会儿忙,但五点前一定要回去了,我爱人回宿舍见不到我一定会着急。”

“也好,你就再帮我两个小时吧。”

陆老板笑着说:

“时薪再加两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