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84

分卷阅读284

    声气,“竟又让他打探到了,我们还是算不过他!”

周华知道了实情,自然更有恃无恐,并不怕杨瑾和自己找单位告发——他之所以还透露了魏家的一些信息,其实也是在提醒,魏大爷和魏大娘住在单位的房子里,还会有求于他,不可能帮自家的忙,承认事实。

“这人整天琢磨这些旁门左道,我们算不过也是正常。”

杨瑾摇摇头。

“表面看他算无遗策,其实又有什么用?”

“是呀,似乎每一次都是他赢了,但其实我们最终还是收回了全部的家产和房子,而他还不是什么也没得到?”

“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各自努力,真正做一些有用的事,总胜过与他计较。”

杨瑾在读书的同时一直跟着老师做课题,如今已经颇有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了;而自己虽然没能上大学,但从开裁缝铺子到开服装店,收入不低,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比起周华靠着章丽雯的父亲当上了后勤处的处长,他们觉得自己更有成就感。

夫妻俩这样想着,很快就心平气和了。

况且魏家走了后,整个大宅院全部收归自家所有,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鲁盼儿与杨瑾清除了院子里所有杂物;将倒座的房子打扫后充做储藏间;公用厨房重新改造;还把整个宅院的大门和后门都换成了新的……

总之,一切都不必再顾虑别人,完全由自己的心愿。

应梓恒和梓嫣两位小朋友的要求,他们在前院又开了两块菜地。

青菜虾丸汤早就吃过了,很快,菜地里长出更多的青菜,一家人怎么吃也吃不完。

紫藤也长了起来,第一年移植没有开花,但到了夏天木架已经爬满了藤蔓和叶子,周末的时候,杨瑾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荫凉处看书。

鲁盼儿端了一盘切好的水果过来,见儿子正一板一眼地给meimei读连环画册便笑了,“梓怔今年就要上学了呢。”

第211章学校真好

七月里跃进毕业了,顺理成章地进入空军飞行大队。

接着就是梓恒上小学。

与上幼儿园不同,在北京小学是要当地户口的。

这两年北京人口增加,入学的学生人数也水涨船高,学校的压力大了,就更不愿意接收外地户口的学生了。

去年蔡颖的女儿小豆就被家附近的小学拒绝了,后来在蔡大哥的努力下才上了毛巾厂的子弟小学。

鲁盼儿和杨瑾早打听了情况,决定送孩子上燕京大学的附属小学。

杨瑾虽然还没有毕业,但作为高考后第一批研究生,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他已经参加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历史系便为他开了介绍信,这样梓恒得到了教职员工子女的待遇。

鲁盼儿与杨瑾将儿子送进学校,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平常过日子,户口不在北京不觉得有太多不方便,但到了关键时候,还真是麻烦。”

“不到两年我就毕业了,就会真正留校工作,”杨瑾安慰妻子,“那时梓嫣上学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可是,将来还有升学的问题。”

就算在北京上了学,没有户口还是不能参加北京的高考。

“我会想办法,孩子们读书绝不能耽误。”

鲁盼儿知道杨瑾最重视儿女的教育,反而又安慰他,“如果户口调不过来,过几年我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读书也没什么,不过几年时间而已。”

“要是那样的话,我也跟你回老家工作。”

“那怎么行?

回老家哪里有燕京大学这样好的学术环境?”

鲁盼儿十分反对,“你一定要留在中国最好的学校里。”

“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想这些太早了。”

杨瑾笑着拍拍鲁盼儿,“你去店里吧,晚上只接梓嫣就行了,我接了梓恒回家。”

梓恒的学校正在燕京大学的院里,他们父子倒是顺路,鲁盼儿一笑,“今天是梓恒第一天上学,我一定要来接他的,以后再交给你。”

“也好,今天我们一起接儿子,一起回家。”

这天下午,鲁盼儿特别早些出来,先去幼儿园里接了小女儿,又骑着车带她去附属小学。

娘俩儿在校门口遇到杨瑾,梓嫣便扑到爸爸怀里,“我也想跟哥哥一起上学!”

“可是你还小,要六岁才能上学呢。”

杨瑾捏捏女儿的小鼻子,“你现在几岁?”

“四岁。”

“还有几年长到六岁?”

梓嫣便伸出十根白白嫩嫩的手指头,一个个地数了起来,“两年!”

“我们梓嫣可真聪明!

再过两年就能跟着哥哥一起来上学了!”

一家三口说着话,学校放学了,一队队的小学生走了出来,鲁盼儿就拉着小女儿,“我们一起找哥哥。”

可学生们都走了,梓恒还是没有出来。

杨瑾和鲁盼儿都着急了,“这孩子遇到什么事了?

我们赶紧进学校里找老师问一问吧。”

正说着,一位老师出来,“你们是杨梓恒的父母吧?

刘校长请你们过去。”

鲁盼儿认出正是梓恒的班主任,上前笑着答应,又担心地问:

“梓恒怎么了?

他是不是犯了错误?”

一般只有孩子犯了错误,老师才会将学生留下来,这一次居然校长也知道了,是不是很严重?

虽然对自家的孩子很有信心,但到了这时当妈的不由忐忑起来,转头去看杨瑾,他的嘴角绷着,显然也很紧张。

“不是的,杨梓恒是非常聪明懂事的孩子。”

老师就笑了,“刘校长找你们,是想商量跳级的事。”

“我就想梓恒应该不会闯祸的。”

鲁盼儿放下心来,却又疑惑,“跳极?

他才上学,会不会太早了?”

“是有些早,所以才要与家长商量商量。”

班主任说着将他们带到了校长室。

刘校长是一位中年知识女性,还在为孩子办理入学时,她并不是很情愿接收梓恒,只是因为恢复高考后前两批大学生情况特殊,又有学校的介绍信,才勉强同意的。

此时她正坐在办公桌前笑盈盈地与梓恒说话,“二进制?

你怎么能知道呢?”

梓恒坐在刘校长办公桌一旁,两只脚还够不到地面,可却有模有样地侃侃而谈,“我小舅舅在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他教我的二进制——二进制与十进制不一样,0、1,然后进位……”

“梓恒可真聪明。”

校长抬头见他们,又热情地招呼,“你们家的杨梓恒教得很好,他现在掌握的知识已经达到二三年级的水平,甚至有一部分更高一些。”

鲁盼儿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