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2

分卷阅读242

    得干干净净,蔬菜切得长短大小一模一样,在盘子上排成队,鲁盼儿和杨瑾一同笑了,“这一定是顾铁山准备的!”

“是他做的,”赵新月笑了,“在七队插队的时候,我就宁肯参加劳动也不爱做饭,考上大学更是不进厨房了,原以为结婚总要学着做,结果我上学离家远,他就包下了所有的家务。”

杨瑾不由感慨,“真是没想到顾铁山这样能干——我也要向他学习了呢。”

又笑问:

“铁山呢?”

“他去参加早cao了。”

赵新月笑着说:

“部队特别重视他们这些有些实战经验的干部,而他亲历了战争,也意识到如何在训练中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每天都会亲自带队训练,”正说着话,顾铁山回来了,看看他们,便猜了出来,“你们一定以为我和新月不会做饭特别来帮忙的吧?”

“告诉你们吧,我在部队可是到炊事班帮过厨的,做饭做菜难不住我!”

顾铁山说着一挽袖子,“今天谁也不用,我一个人做菜,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你自己做?”

钱进、蔡颖两人一同到了,听了顾铁山的豪言壮语并不大相信。

这一次鲁盼儿站在顾铁山一边,“你们去厨房看一看就知道了。”

钱进和蔡颖经常下厨,可见了顾铁山的准备,个个咋舌,“啧,啧,真是士别三日需刮目相看啊!”

徐菲、陈大为也陆续来了,章丽雯最后到,进了门说:

“部队大院的房子太整齐了,一排排的完全一样,要不是看门牌,怎么也找不到你们家。”

大家也同样的感觉,“每家一样的红砖房,一样的大门,一样的园子,一样的仓房,一样的压水井,幸亏院门上挂着门牌号。

不过部队的房子可真好,又宽敞又明亮,家里还有电话——你们住着一定很舒服吧?”

赵新月笑笑,“还不错了,北京很少有这么大的房子了。”

章丽雯又评论,“家里的电话其实没什么用,谁家有那么多的急事?

还有这房子虽然很大,又有院子,可毕竟是平房,比不了楼房住着舒服——我们家今年就能分上新楼房了。”

“能分到新楼房可是好消息,恭喜你们。”

赵新月平和地笑着,递过来两瓶汽水,“大家坐吧。”

第183章偶露峥嵘

中午时分,顾铁山把同学们都赶到屋里,自己做了一桌子的菜。

味道嘛,还真不错!

他又拿出两坛子酒,“本来准备茅台了,可新月不让我喝——这是南方的加饭酒,像甜水一样,为了照顾你们女生才买的。”

不容分说给大家都倒上了。

加饭酒果然鲜甜甘美,大家边吃边喝边聊,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顾铁山开了门把客人让进来,“还真巧——你今天过来了。”

又向大家笑着介绍,“红旗九队的陈建军和他的爱人,都认识吧。”

鲁盼儿还真没想到,自己会在顾铁山家里再见到陈建军和万红英,冷笑一声,“岂止认识,我们还是一个生产队的呢。”

钱进、陈大为和赵新月虽然是七队的,但当年万红英第一次去陈家时闹得太难堪,整个公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都神情怪异地说:

“自然是听过的。”

倒是顾铁山下乡没多久便参军了,反而不清楚陈建军与万红英之间的纠葛,他又一向看不出别人的脸色,依旧笑着告诉大家,“我和建军风一年参军,只是分到了两个部队,没想到这次我调回北京,倒在一个军分区了。”

说着就去厨房拿碗筷,“既然赶上了,就一起吃点儿饭。”

陈建军将手里的黑提包放在地上,赶紧拦住,“我们是吃过午饭来的,就不吃了。”

万红英也陪着笑说:

“打扰你们了。”

大家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一点,都笑着说:

“只顾着说话,一顿饭竟吃了两个多小时,也应该撤了。”

说着七手八脚地收拾了饭桌。

赵新月与鲁盼儿在厨房洗碗,“前几天铁山说遇到老乡了,原来是他。”

又问:

“陈建军家里不是不同意他和万家的姑娘结婚吗?

怎么他们终究还是在一起了?”

当年红旗公社的知青,就没有不知道万家的,也没有人不讨厌万书记的,是以大家多半同情陈婶儿。

“陈婶儿最后让了步,给他们办了婚礼,不过他们结婚后不再给陈家邮钱,也很少回去。

我离开红旗九队的时候,听说万红英怀孕了,陈婶儿张罗着多养了十只鸡给她坐月子吃。”

“父母都是扭不过儿女的。”

赵新月深有同感,“我要嫁顾铁山时,我父母坚决反对,可是最后还是答应了。”

当初顾铁山的情况,就是自己都为赵新月担心的,不过,“当初谁能想到顾铁山完全恢复了呢。”

过去的伤心,现在想起来就是甜蜜的,赵新月就笑了,“大家都说我命好。”

“这可不是命好,而是你信念坚定。”

两人说笑着洗了碗进了屋子,就听陈建军正笑着说:

“所以呀,我们俩儿就想请顾团长照顾一下,让红英提前随军到北京工作。”

顾铁山摇摇头,“家属随军是有严格规定的,必须是副营职以上,你们还不符合条件,不能照顾。”

万红英也恳求,“我一个人在老家工作,还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又没有婆婆帮忙——”突然见鲁盼儿进来便停住了,“总之实在太难了,顾团长,您就通融一下吧。”

“是很难,”顾铁山很同情,“不过,你们的情况在部队干部中很常见,比你们还要困难的更多,没法全部照顾,只能按规章制度办——建军在部队时间长,应该很了解。”

陈建军只得点了点头,“我也知道大家都有困难,就是想着我们毕竟从一个生产队出来的,请顾团长特别关照关照。”

“对呀,顾团长是战斗英雄,全军分区最年轻的团长,只要说句话,谁也不敢反驳。”

万红英满怀希望地看向顾铁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部队最重要的就是纪律,我也要严格遵守,不能乱说话。”

顾铁山拍拍建军的肩膀,“现在全军都在搞练兵,提高战斗力,你本来就是很有能力的人,只要努力,提拔的机会很多,到了副营,只要申请,就能理所当然地为家属办理随军了。”

“他现在才是副连长,到副营还要多少年呀!”

万红英叹了一口气,抹了抹眼睛,哗哗地流下了眼泪,“我不是想为难顾团长,可是实在没办法了:

孩子小,我工作又忙,老家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