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2

分卷阅读232

    杨瑾便拉住他,“一起吃吧。”

鲁盼儿也笑,“你回家还要自己做饭,随便吃点儿,都是家常菜。”

原来韩冬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父母中午不回来,他要自己做饭吃。

“别客气了。”

跃进拍拍他的肩膀,“来,洗手一起吃饭。”

吃过饭,鲁盼儿哄着梓恒和梓嫣睡了,就见杨瑾和韩冬几个还在书房,便笑着提醒,“大热天的,你们怎么不休息一会儿?”

大家都摇头,“整理图书又不累,而且还很有意思。”

“那你们忙吧,我去附近看看,给梓恒找个幼儿园。”

搬家后离变压器厂幼儿园远了,鲁盼儿就给儿子办了退园手续。

“从院子后门穿出去的后街上有一个幼儿园。”

韩冬就告诉她。

“那好,我到后街看看。”

鲁盼儿过去果然找到一家幼儿园,是街道办的,规模虽然比变压器厂的小,只有三个班,收三到六岁的孩子,托费却比变压器厂的贵,每个月要九元,但鲁盼儿见园长和老师们都很和善,园里也干净整洁,便也觉得还不错了。

毕竟从家里穿后门出来,几分钟就能到,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也不怕。

商量好入托时间,交了托费,鲁盼儿又去商店买了菜,再回来没进门便听屋里面传出清脆的笑声,“原来你连花生长在地下都不知道呀!”

正是丰美。

“我一直以为花生长在树上呢,”韩冬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我也下过乡,只不过才到农村没几天,父母便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急忙把接我回来复习,所以才缺乏常识的。”

杨瑾就说meimei,“你别笑韩冬,虽然你和丰收在农村长大,可从没真正下田插秧、割稻,倒是你们jiejie和哥哥深知稼穑艰难。”

“我高中毕业不久就参军了,也没做过太多农活儿,”跃进便说:

“还是jiejie和姐夫最辛苦。”

“细算起来,在我们家里,农活儿干得最多的是竟然是你姐夫,”鲁盼儿笑着进来,“虽然他是北京人。”

大家一想,果然如此,韩冬就问:

“插队的日子一定很艰难吧?”

“艰难自然是艰难的,特别是最开始的时候,十分难熬,”杨瑾回忆起过去,“可是现在回头一想,竟然不全是艰难,也有很开心的经历。”

说着便向妻子一笑。

鲁盼儿也想起当年他们在一劳动的情形,果然觉得就是在最难的时候,也有许多甜蜜,点头笑道:

“只有你们自己经历了,才能懂得。”

说的人自有深意,听的却未必能真正领会,弟弟meimei们又与韩冬聊起农村的种种趣事,韩冬也讲自己在北京的见闻,倒是十分热闹。

一时梓恒梓嫣醒了,鲁盼儿见外面暑热已经下去了,便让丰收丰美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儿,“你们在屋子里坐一天了,也出去活动活动。”

韩冬就自告奋勇地说:

“我带你们去吧,我就在这一带长大的,都熟着呢。”

就这样,韩冬时常来家里帮忙整理藏书,也顺便借书看,且他正与跃进、丰收丰美年纪相仿,相处特别好,倒比真正的同学杨瑾还投缘些。

两三天后的一个晚上,韩冬的母亲丁老师过来了,笑着向鲁盼儿说:

“小冬每天都在你们家吃饭,我是来道谢的。”

韩冬的父母因为搞科研做试验,时常回家很晚,每每这个时候,鲁盼儿也留下韩冬一起吃晚饭。

此时就笑着说:

“就是添双筷子的事儿,算不了什么。”

丁老师一笑,拿出十元钱,二十斤粮票,“我和他爸都要搞科研,对孩子关心不够,小冬从小就学会照顾自己了。

不过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玩伴儿,性格就有些内向,我见他特别喜欢来你们家,也愿意他跟你们多接触——这是他的伙食费,就麻烦你了。”

鲁盼儿何尝不这么想,韩冬为人学识好,家教好,性情也好,她亦愿意弟弟meimei与这样的人交朋友,“不过,伙食费是不能收的,若是算起来,韩冬帮我们家整理藏书,岂不要工费?

还有他时常给梓恒和梓嫣买雪糕汽水的,我们也跟着吃过,也要还您?”

丁老师见鲁盼儿十分坚决,便道:

“钱就算了,粮票你一定要留下——我们家每人都有定量,粮票原本就用不了。”

自家确实粮票不足,还要高价换一些用,鲁盼儿想了想就收下,又想起搬家带来的风波,就说:

“我们搬过来给你们带来不便,不好意思了。”

丁老师不解,“有什么事吗?

我在家时间少,竟不知道。”

“因为我们想要回家里的旧宅,学校才让原来的住户搬走的,好像大家都有意见……”

“杨教授的房子还给他的儿子,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丁老师就说:

“倒是我们现在还住在你们家,才应该抱歉呢。

不过学校通知过我们,说已经给了房租,又会尽快解决新住房,我们也就等着了。”

第177章还真复杂

丁老师梳着短发,穿着蓝色的半袖衬衫,黑裤子,黑布鞋,黑框眼镜后面的一双眼睛与年青人一般清澈,鲁盼儿知道她决不会说假话,一时竟十分兴奋,“您觉得我们没错?”

“当然没错了。”

“将来搬走也不会生气?”

“当然不会,”丁老师就笑了,“先前住在这几间屋子的人家都搬到了新楼,不但不生气,还很高兴呢。”

虽然一直在学校里,但也有不少生活经历,丁老师想了想便懂得了,“前些天似乎是有人说过不好听的话,不过你们不必在意,很多人就是那样无聊,其实他们就是嫉妒。”

“我们在单位也是一样,分房子、涨工资,大家都想方设法地争抢。

我和老韩从不参与,房子住哪里都可以,工资也不差那几块钱。”

“现在学校鼓励我们搞科研,我们先前就做了很多实验,积累了足够的数据,最近已经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还有一篇也即将发表——这样岂不有意义得多?”

见鲁盼儿点点头,丁老师就站起身,“所以,不要与他们计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时间不早了,鲁盼儿送了丁老师回到屋里,杨瑾已经将两个孩子哄睡了,正笑着看向她,“原来也有人支持我们。”

“是啊,我也特别高兴!”

纵然他们坚信自己是对的,纵然他们已经决定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但是得到支持还是不一样的,尤其这支持来自丁老师和韩老师,他们非常尊重的人。

从此,韩冬就成了家里的编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