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2

分卷阅读222

    一件儿大青花瓷罐,偏有人说不值什么,我不服气,就上了火车直奔北京来了,又想着你也能帮我看看。”

“先前在襄平县的时候闲着很喜欢看,这两年一直在上学,接触倒少了——不过北京我还是很熟的,一打听就能找到文物局的收购点儿。”

杨瑾说着接一过件件的瓷器,“这个小碗是民国的,这个盘子应该是乾隆年间官窑的……

嗯,这个罐子,是有点怪,我也说不大好,一会儿我们查查书吧。”

鲁盼儿端了茶进来,就见两人正把一个腌菜坛子大小的瓷罐颠来倒去地瞧着,知道他们已经沉迷了进去,赶紧出门买rou,回来做了一桌子菜,再招呼两人,“小郭坐了一夜火车,一定饿了,赶紧吃饭吧。”

杨瑾就随口答:

“小郭,你先吃,我再看看这个罐子,有些奇怪呢。”

鲁盼儿就笑,“来客人了,你这样多不礼貌。”

“没关系的,让杨瑾看吧,这东西是挺奇怪的,我这次来最主要的也是因为它。”

小郭说着坐到桌旁拿起筷子,“你们家的饭菜一向好吃——我今早在火车上只吃两个烧饼,正饿了呢!”

说着不客气地埋头大吃起来。

第170章二十块钱

杨瑾和小郭带着大包袱去文物局的收购点儿,到了晚饭时分才回来,却将来时的大包又拿了回来。

打开包袱,正是他们刚才一直在看的罐子,还有两三样小东西。

鲁盼儿便问:

“怎么?

文物局不收?”

“这几样是民国的,文物局不收,倒是没赔多少钱。

可这个罐子真是让我裁了!”

小郭顿足叹息,“足足花了二十块钱!

结果他们说是假的,恨得我差点儿就在那里砸了!

二十块钱呀!”

鲁盼儿仔细看看,“这个云龙纹盖罐还挺好看的呢。”

“你知道这是云龙纹盖罐?

还满懂行的。”

“我哪里懂什么,不过听他说的多了,记住了些——这罐子幸亏没砸,砸了太可惜了。”

“他也不让我砸,就连民国的不许,都带了回来。”

小郭指着杨瑾。

“好端端的器物,就算不值钱,为什么非要损坏了,民国的也是老一辈传来的——不过,这个罐子我总觉得不假,留下来再查查资料。”

杨瑾爱惜地将罐子放在桌上,对鲁盼儿说:

“我的钱花光了,你拿二十元给小郭。”

小郭连连摆手,“算了,文物局的人都说是假的了,怎么能要你二十块钱!”

鲁盼儿赶紧拿了钱,“既然我们要留下,钱还是要给的。”

硬是塞了过去。

小郭接了钱,笑嘻嘻地看着鲁盼儿问:

“二十块钱呢,你不生气呀?”

普通腌咸菜的陶罐,几毛钱就能买了,这种细瓷的,也不过一两元钱。

不过鲁盼儿确实不生气,“杨瑾就是喜欢这些东西,就随他吧,”她又指了指屋子笑,“你看我们家,除了几个大活人,差不多都是文物。”

许多东西小郭都认得,“这个青铜鼎,有人给十八元钱,他怎么不也卖;还有这个瓶儿,我也知道,他花十块钱买的……”

然后他又告诉鲁盼儿,“今天杨瑾买了二十几枚古钱,还花了十六块钱买了一对儿玉呢。”

那边杨瑾安置好大瓷罐,便从口袋里拿出两块刻了许多花纹的玉环,只是玉环并不完整,中间缺了一个小口,“这个就是玉玦,古代的人用来表示决断的意思……”

鲁盼儿就想了起来,“鸿门宴的时候,范增就用玉玦向项羽示意赶紧杀掉刘邦的吧?”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杨瑾举起手中的玉玦,“就是这样的。”

“真是有趣儿。”

鲁盼儿笑着接过玉玦把玩,“这是什么时代的。”

“看雕刻的手法应该比鸿门宴早,是商周时代的——那个时代的玉玦制作精细,多半有美丽的花纹。”

“哇,这些你都能知道!”

小郭就叹了一声,“杨瑾,要不是你上了大学,真想劝你跟我一起倒腾文物,挣钱可真容易,今天你看到的,我一下子卖了五百多块钱,而到乡下收货才花了不到一百,再除外火车票、吃饭什么的,纯挣三百多!”

鲁盼儿也很奇怪,“小郭,你不用上班吗?”

“我请病假呢。”

小郭倒是不瞒他们,“上班一个月才挣三十块钱,开个病假条出来半个月,把一年的工资都挣出来了。”

挣钱是挺重要,但是小郭欺骗单位似乎也不对,不过这都不是鲁盼儿应该管的,她笑着张罗,“赶紧吃饭吧,一会儿菜凉了。”

小郭就住在了家里,正好丰收丰美已经开学了,鲁盼儿便安排他住在西屋,“需要什么都别客气,当成自己家一样。”

“北京住宿特别紧张,价钱还贵,有你们在这儿我可省了不少!”

小郭十分满意,也不急着回家,每天都跑文物局代收点儿。

原来他的东西虽然卖出去了,可是还想去哪边学一学,免得认错东西赔钱。

杨瑾只要有空儿就跟着他往文物局跑,时不时地带回几件东西,还经常熬夜到很晚研究这些文物。

恰好小郭这天去商店给家里买东西,鲁盼儿就劝回到家就看一个青铜簋的杨瑾,“你知道的东西已经比小郭多上不止一倍,又不去像他一样倒卖挣钱,何必天天去文物局呢。

明天就让小郭一个人去吧,你在家里歇一天。”

“你不知道那边有多少值得看的东西,”杨瑾反而劝她,“不如你也跟我们一起去——明天先把梓恒送到幼儿园,再请蔡颖帮忙照看梓嫣一天,你就能见识到各种文物,尤其是瓷器,民间收藏最多,各朝各代的都有,每天一大早送东西的人要排几百米……”

虽然也觉得那些东西挺好的,但是鲁盼儿却没有多沉迷,“算了,大冷天的,我还是在家里等着你挑最好的买回来看吧。”

说到买东西,杨瑾有些心虚,“是不是花钱太多了?”

几天工夫花了六七百元,买回了一堆无用的瓷器、青铜器、玉石……

鲁盼儿并不是反对,但她还是觉得过了,“都挺好看的,可是家里没有地方摆了呀。”

现成杨瑾的书桌早放满了,她只好放在外面的大紫檀桌上,冬天那桌子暂时闲着。

“我也知道,”杨瑾就说:

“可是我见了好东西就是想留下——要么我下次去的时候就不带钱了。”

“可是遇到了特别喜欢的东西不就错过了?”

“正是因为这么想的,所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