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6

分卷阅读206

    练,交待好衣服的事儿也就走了。

田翠翠陪着鲁盼儿送了客人,便笑着说:“你送来的指甲钳可真好,不愧是外国进口的东西。”

“比起拖拉机,指甲钳又算什么?”鲁盼儿不盛佩服,“你真有魄力!”

“这是最小的手扶拖拉机,”田翠翠伸出三根手指头比了比,“花了三千多块钱!”

“可真贵呀!”鲁盼儿咝了一声,“比我家新买的房子还贵呢。”

“我把这几年挣的钱都拿了出来,还在信用社贷了款。”不过田翠翠却满怀信心,“现在农村改革了,再没有人抓投机倒把。我正要借这个机会大干一场!现在我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卖店,除了油盐酱醋、锅碗瓢盆、针头线脑这些日常小东西以外,还代卖种子、化肥、农药……而且我买拖拉机机不只为了运货,也可以耕田。”

“翠翠,你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鲁盼儿很佩服,“以后我们日常缺了什么,再不必去公社,到你家就能买来,方便多了。还有眼下才开始包产到户,许多人家都想着养牛耕田,你竟然买了拖拉机!”

“郑干事说,我们国家迟早会实现农业现代化,耕牛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他特别支持我买拖拉机,这个手扶拖拉机就是他帮我选的,虽然小,但耕田、拉货样样都行!”

田翠翠说的郑干事就是郑峰,鲁盼儿点点头,“他上大学学的就是农业专业,你听他的肯定没错。”

“对,他不只懂得农机,还懂得种子、化肥、农药……”

正说着话,生产队里许多社员都过来看热闹,田翠翠开着拖拉机,一路上早在九队引起了轰动,大家都有许多问题。

田翠翠一点也不烦,笑着一一回答,又应大家的要求,开着拖拉机在带着几个社员们在九队里转了一圈。

鲁盼儿见宋春妮也在人群中,便招手与她说话,“我打算请田翠翠帮忙用拖拉机犁地了,顺便在她家买种子、化肥和农药。你们家用不用?要是用的话现在就跟她约好,免得到时候人多排不上。”

陈建国和宋春妮见鲁盼儿只要了旱田,便也同样要了山脚下五十亩旱田,放弃了水田。陈婶儿年纪大了,春妮要上课,建设和建立还太小,虽然有建国这个壮劳力,但是他大半时间都在外面打家具挣钱,没空儿伺弄水田,正与鲁盼儿家里情况相似。

现在鲁盼儿请请田翠翠帮忙解决了犁地、种子、化肥等一连串的问题,顺便提醒宋春妮。

如今陈家正是宋春妮当家,“这样可省了不少时间呢。”转身去找田翠翠商量,“我们家的田与鲁老师家,请你也帮我们买一样的东西,再加上春耕时犁地。——要多少钱?”

田翠翠今天开着拖拉机来九队,除了来看鲁盼儿,自然也有宣传的意思,价格她早想好了,便一一说了,“乡里乡亲的,一定不会多算钱的。”

宋春妮听了果然还不贵,比建国扔下木匠活儿回家种田要划算一些,两人马上约好了时间——拖拉机很快,上午给鲁盼儿家耕田,下午去陈家,正好两家的地靠在一起。

又有几户人家原要买耕牛的,此时也动心了,养牛要用饲料的,倒不如请拖拉机犁地,又快又省事。

而田翠翠家小卖店里出售的种子、化肥、农药也吸引了不少人,毕竟去襄平县里买,就算便宜些,也要出运费不是?

九队富裕,人均田地也多,田翠翠不出意料地揽了好几份儿活,看看天色,坐上拖拉机笑着向九队的社员们挥手,“过些天我来给大家犁地,顺便把种子化肥农药都送来。”

第159章年轻得很

包产到户后第一年春耕,鲁盼儿种下五十亩田后给杨瑾写信,“清明节后下了一场小雨,田翠翠就开着拖拉机来帮我耕田了。拖拉机突突地响着,不到半天时间,五十亩地就犁好了。我发现拖拉机犁田不只快,而且耕得特别深,对土地保墒特别有利。”

“田犁好了,春耕最辛苦的活儿就完成了,接着的播种要轻松得多。我把梓嫣送到九奶奶家,带着梓恒下田。我在前面用锄头挖出坑,他在后面数出三粒种子放进去,我们娘俩儿配合得特别好。”

“听郑峰说,只用拖拉机耕地,还不算是真正的农业现代化,还有能自动犁地、播种的机器,田翠翠说如果有卖的,她一定第一个买。如果那样的话,种田可就容易多了。”

“梓恒回了家,天天在田野里跑,很快乐,不过还会时常想起幼儿园。我已经答应他,到了暑假,我们就去北京,那时候玉米已经间过苗,锄过草,上过肥,田里没什么活儿了,而丰收丰美也放假了。”

“明天我要带梓恒和梓嫣去舅舅家,他们已经在红星一队落了户,分了田,也盖了新房。听说红星一队是离省城最近的生产队,坐长途汽车很方便,田翠翠进货时会顺路把我和孩子们送到襄平县的长途汽车站。”

“还有,我现在正按你帮我制定的学习计划复习,新买的练习题册做起来感觉还不难,我还托朱干事帮我留心,高考报名时给我捎个信……”

第二天,鲁盼儿一早坐上田翠翠的拖拉机去了襄平县,在百货商店里买了些饼干、糖果,顺手将写好的信投进路边的邮筒,这样信能更快地送到杨瑾手里,然后才坐上了去省城的长途汽车。

在红星一队下了车,鲁盼儿立即就看到了舅舅家。

就在大马路一边,一排新建的红砖房前面立了一处牌子,上面写着“王记”两个大字,门前停着好几辆自行车。

鲁盼儿走到门前,就见几个人说说笑笑从里面走了出来,“这衣服可真合身,王师傅手艺可真好!”

舅舅笑着送客人出来,一眼看到鲁盼儿,便笑着迎上来接过梓嫣,“小丫头长得粉团一般,呀,笑了,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姑娘!”

鲁盼儿也笑了,“就没见过比她还爱笑的孩子。”

这时舅妈、表哥、表嫂、表妹加上几个孩子都出来了,“原来盼儿来了呀,快进屋里。”

“我竟高兴得忘了让外甥女进屋了。”舅舅大声笑着,“快来看看我们新盖的房子。”

有了改革开放政策,王铁尺下了决心从林场回来,他没有回令人伤心的家乡,而是选择了红星一队落户,“我看中这里离省城近,开裁缝铺子方便,宅基地也挑了最靠路边的,先盖了一排房子住着,等有了钱再盖上院子,在后面再起一排房子,与过去王家铺子一样,前面开店面,后面住人……”

“红星一队在郊区,这里不种粮食,只种蔬菜,专门供应省城。我们家的人都不大会干农活儿,不过也不指望那几亩地过日子……”

舅妈端了饭,“中午来不及,先随便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