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6

分卷阅读186

    了又亲,“梓嫣生下来就会笑,我第一眼见她,她就向我甜甜地笑了,动人极了。”

这些话大家都听了许多次,先前并不大相信,刚出生的孩子就会身着爸爸笑,不大可能吧?一定是杨瑾自己想像出来的!

但是,眼下梓嫣已经五个月了,笑起来的的确确非常好看,竟让大家觉得也许当爸爸的眼光就是好,早早就看出来了也未必可知,不由个个赞同,“我们梓嫣真是爱笑的漂亮宝宝呢。”

梓嫣笑了一会儿,突然扁了扁嘴,鲁盼儿赶紧将女儿抱了起来,将那哭意止住了,“她是饿了。”换了尿布,顺便将大家支出去“你们去把带来的东西摆好,再拿出两只鸡,一会儿炖了吃……”

“你们坐车一定没休息好,先不急着开火,等梓嫣吃了奶我们到外面吃午饭,尝尝北京的涮羊rou。”杨瑾说着带大家整理东西一一粮食、鸡鹅等送到仓库,日常用品摆出来,衣服收到柜子里……

梓嫣吃饱的时候,房子里已经变了样,窗户上挂了窗帘;床上铺了被褥;桌上摆了搪瓷缸;大雕花床旁的小床上铺了梓嫣的小花被……到处一片温馨,这里真正成了他们的家。

鲁盼儿转了转,处处都很妥当,便笑,“你们收拾得还真快!”

“我们急着吃涮羊rou呢。”丰美笑嘻嘻地回答。

大家都是第一次听到涮羊rou,的确好奇。

“好,我们就走吧。”杨瑾把钥匙交给鲁盼儿,自己抱起女儿出门。

丰收就问:“我们骑车还是坐公交呢?”

跃进告诉他,“就在胡同口,走过去就行了——那家的涮羊rou在北京非常有名气。”

丰收和丰美赶紧问:“好吃吗?”

“他们一定没去吃呢。”鲁盼儿一面锁门一面说。

果然,跃进点点头,“我和姐夫过来收拾房子,见到那家店,就商量着等大家过来一起去吃,我们只随便买了点烧饼油条垫一下。”

第145章让我心动

走出胡同口向右一转,便是火锅店。

“离家可真近呀!”鲁盼儿十分感慨,“先前在红旗九队,去饭店要到襄平县城才行,现在家门口就有,比襄平的国营饭店还大!”

“这家火锅店不只是大,而且有两层楼呢!”丰收和丰美兴奋地说。

孩子们第一次见二层楼的饭店,进来免不了好奇地四处张望,杨瑾便笑着说:“我们上二楼吃吧。”

此时还没到正午,饭店里客人不多,他们便选了二楼靠窗的一张大圆桌,居高临下,正能看到大片的青砖房子,两端翘起的屋脊,鱼鳞般的瓦,暗红色的大门、莹白的雪堆隐在青砖黛瓦间,而窄窄的胡同则宛如一条长蛇,匍匐蜿蜒伸向远处。

“这里房子可真多呀!”丰收丰美不急着坐,一直站在窗前眺望,“那是我们家。”又将梓恒带过去指给他看。

这边杨瑾已经点了六盘羊rou、两盘粉丝、两盘白菜,三十个烧饼——火锅店的菜是已经准备好的,马上便端了过来:泡好的粉丝整齐地码成一盘,雪白晶亮;白菜俱是菜心;最令人称奇的是羊rou,切得薄薄的,能透出盘底的青花。

“这羊rou可怎么切出来的!”鲁盼儿十分赞叹,细细地一看,“应该是先把rou冻上再切……”经常做饭的人当然知道新鲜的rou软软的切不出形状,而冰冻后变硬了就容易切了。

“不错,”杨瑾就告诉她,“听说老北京的时候没有冰箱,店里要把rou一层层地与冰码在一起,然后再切片……”

正说着,服务员送来一个大铁盘,盘里盛了浅浅一层清水,正中放着一个样式奇怪的铜锅。

紫红色的铜锅亮闪闪的,中间有一根上下贯通的圆柱,圆柱里正烧着炭,淡淡的青烟从圆柱上方袅袅升起,偶尔还冒出几点火星,而下面也时不时落下几点炭灰。

鲁盼儿便看懂了,其实火锅就是一个小火炉,只不过十分精巧而已。

杨瑾又取了好多调料:芝麻酱、酱豆腐、韭菜花……每样取了点盛在碗里拌匀,“一会儿涮了rou蘸着吃。”

自火锅端过来,孩子们再顾不上看房子,早回来围着桌子团团坐下,便学着他的样子每人也调了一碗,调料香咸的味道进入鼻中,大家不由得将目光落在了火锅上。

杨瑾揭开铜火锅的盖子,环形的锅里汤已经煮沸了,海米、口磨、姜片、葱花轻轻地翻滚着,“可以涮羊rou了。”说着他便夹了一片羊rou,在火锅里轻轻一涮,鲜红的rou一下子就变了颜色,再放在调料上蘸了蘸递过来,“你尝尝?”

鲁盼儿正抱着梓嫣,女儿到了店里四处张望了一会儿便睡了,她便坐得离桌子略远,本打算过一会儿再吃,没想到第一片羊rou送到面边,只得张嘴,“嗯,又香又嫩,真好吃!”

“大家吃吧,我们要了六盘rou呢。”杨瑾说着又涮了rou给梓恒。

跃进便走过来,“姐,我抱着梓嫣,你先吃吧。”

丰收丰美便也过来,“还是我们抱吧,哥不会抱孩子呢。”

“不用了,你们先吃。”鲁盼儿摆手,“梓嫣才睡,换了人会醒的。”

杨瑾笑了,“你们都回座位好好吃饭,我给梓恒和你们jiejie涮rou。”

鲁盼儿吃了几片rou便摇头,“你一直忙着我们,自己还没吃呢。”

“我还不饿——一家人重新在一起了,真是高兴!”

隔了一个学期,一家人重新聚在一起,又热热闹闹地吃着老北京的美味,果然是非常开心的事。而且,老北京的涮羊rou特别好吃,粉丝和白菜在火锅里煮了也好吃,就着火锅汤吃烧饼,更是美味!

“北京可真好呀!一出家门就能吃到涮羊rou!”丰收丰美由衷地赞叹,“无怪知青们一定要回来呢。”

鲁盼儿就突然想了起来,“章丽雯回北京了吗?”

“没有,”杨瑾摇摇头,“蔡颖回北京的时候她也回来了,也四处跑审批,可是她已经是省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完全不符合政策,就是走后门也没有用。”

“真没想到呀!”居然是这个结果,鲁盼儿叹了一声,“当初她就留在红旗九队,什么后门也不走,现在已经回北京了。”

“当初谁能看出形势会这样发展呢?丽雯因为没办成回北京,还哭了好几场呢。”

“最后她还是回省城了?”

“她的户口和工作关系都在省城,就是再不想也只能回去。不过,省城条件并不差,而章叔叔也会替她继续想办法调回北京。”杨瑾说着又给儿子挟了涮羊rou,见他差不多吃饱了,又不喜欢听这些无趣的闲话,东张西望坐不稳,就笑着给他讲起火锅的故事,“传说火锅是忽必烈时就有的……”

“忽必烈是谁?”梓恒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