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0

分卷阅读170

    你瘦了,多吃点补补。”

“瘦了吗?”杨瑾没觉得,“学校食堂还不错,每人三十五斤粮食,菜价也不贵,只是没有你做的菜好吃。”说着把将鸡腿上的rou拆下来分给梓恒和鲁盼儿。

“姐夫是瘦了。”丰美也说,赶紧把另一只鸡腿夹了过去,“姐夫吃。”

“还是你和丰收一人一半儿,你们正长身体呢。”杨瑾又替他们分了鸡腿,笑着说:“你们俩也都长了许多,在火车站猛地一看竟像大人了。”

双胞胎最喜欢听别人说他们长大了,很是兴奋,“再开学我们就是高中生了!”

“还没来得及写信告诉你,”鲁盼儿笑着说:“公社中学改成三年制,丰收丰美这一届根据成绩分成了两批,成绩最好十名学生直接升高中,其余的留在初中读初三——他们俩儿分别是第一名和第三名,直接升入襄平高中。”

“太好了!老师奖励你们!”

“你现在已经不是老师了,”鲁盼儿笑,“你也是学生呢!”

“在北京早适应自己的学生身份,一回到红旗九队就立即忘记了。”杨瑾也笑,“没关系,就算不是老师,姐夫也奖励你们。”

于是吃了饭,杨瑾打开手提包,拿出三个长方形盒子,分了两个给丰收和丰美,“这是奖励——最新的塑料海绵文具盒。”

如果不是杨瑾说了,就连鲁盼儿也没有认出这是文具盒。她上学的时候,用的还是自家做的木头文具盒,看到同学的铁皮文具盒还特别羡慕呢。丰收丰美上初中时,她就给双胞胎每人买了一个漂亮的铁皮文具盒,没想到北京居然有更新更好看的文具盒。

她拿起一只细看,盒子是塑料皮的,印着哪吒闹海的图案,摸起来软软的,应该就是海绵了,文具盒的一侧有一块亮闪闪的铁片,“是在这里打开吗?”

“对,”杨瑾笑着说:“这是磁铁。”

打开塑料海绵文具盒,里面又有两层:上层是一层可以活动的塑料板,几个并排的塑料环里都卡着带橡皮头的铅笔;掀开上层的塑料板,下面分成几格,最里面最长最窄的放着格尺,最宽的格子里放着两只钢笔,而最小的两个方格里一个是橡皮,另一个是一样圆圆的小东西。

丰美眼尖,抢先将那圆圆的小东西拿到手里,“这是干什么用呀?”

“这是卷笔刀。”杨瑾说着,从塑料环里抽出一只铅笔,放进卷笔刀中,轻轻转动,木屑便飘落下来,原来卷笔刀上面用螺丝固定了一个刀片,笔从里面转过,笔杆正触在刀片上,将上面的木头一层层地削了下来,再拿出笔,已经削好了,非常完美的圆锥形,表面特别整齐光滑,“是不是很快,很方便?”

“哇!太快了!而且削得太好了!”

鲁盼儿一向很会削铅笔,也不由得不服输,“我也削不出这样的笔。”

“这东西虽然小,可却是机械,人手怎么比得了呢?”杨瑾又给了梓恒一只,“将来你也要像小舅和小姨一样努力学习。”

除了文具盒,他还带回来许多茯苓夹饼、果脯、牛奶糖、巧克力等吃食,“大家每样都尝尝,可是不能一次吃太多,都很甜的……”

家里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了说话声,“杨老师回来了,午饭吃了吗?。”红旗九队的社员们估计着杨家吃了午饭便过来看看。

“早吃过了。”鲁盼儿隔着门窗笑着让道:“赶紧进屋,尝尝杨老师从北京带来的特产。”说着捧了些吃食摆在客厅里。

大家尝尝北京特产,又都好奇地问:“燕京大学是什么样的呀?”

“杨老师学问那么高了,还用学习吗?”

杨瑾便想起来了,“我去北京时带着相机,照了些照片,正好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说着从包里拿出几十张照片,先递给了鲁盼儿。

原来这些照片是他暑假前不久照的,鲁盼儿也没有看过,她分给大家,自己也跟着一同欣赏,燕京大学的校门、小湖、图书馆……还真美呢。

大家就都笑着说:“无怪都要上大学,这大学里像画一样好看呢。”

“学校的景色不错,但更重要的是有许许多多的着名学者教授,他们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杨瑾笑着说:“我在大学里就是什么也不懂的学生,就像红旗九队的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

“能教杨老师的教授,该有多大的学问啊!”

聊了半晌,小春婶儿就说:“杨老师才回家,一定很累了,让他歇一会儿吧,我们也该走了。”

“正是呢。”大家答应着站起身走了。

小春婶儿落后一步,“丰收丰美,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你们带着梓恒到水渠边上玩儿,那儿最凉快。”

丰收丰美知道大人有事儿要说,就带着梓恒出门了。

“本来应该等杨老师歇几天再谈的,可是计划生育的要求特别严,时间也抓得紧,我就现在说了吧——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儿,农村户口的夫妻如果第一个是女儿,可以再生一个。杨老师和鲁老师已经有了梓恒,按说不应该再生了。可是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九个月了,自然不能不要,我就与公社干事们商量,鲁老师生过这胎不再要孩子了,立即做节育手术,他们也同意了,现在还要杨老师同意才行。”

杨瑾在北京,自然知道计划生育政策,眼下见小春婶儿已经替他们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十分感谢,“多亏小春婶儿帮忙找公社干部商量,为我们争取了最好的结果。做节育手术我们同意,只是鲁老师生了孩子身体弱,还是我去做吧。”

“我就知道你们夫妻俩儿一说就通,不像别人思想封建,要反复做工作!”最近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小春婶儿身上的压力特别大,她既要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也不想像有的生产队长直接动手抓人做节育手术,鲁老师和杨老师这样通情达理正是她最欢迎的。

“还在学习计划生育政策时,公社干事就讲男的做节育手术比女的做容易,副作用也小,可我回生产队一宣传,还是没有几个男的去做,反而都是女的做,还是杨老师懂道理、心疼媳妇儿!”回头生产队开会,我还是得动员男的结扎!”小春婶儿完成了工作便风风火火地走了。

鲁盼儿就说杨瑾,“你怎么不与我商量一下就答应了?毕竟是手术,万一有副作用影响你上学呢?还是我做吧。”

“不会影响的,是很小的手术。”杨瑾将手搭在鲁盼儿的肩上,又一次认真打量着她,这一次怀孕她面容没有变,皮肤依旧白皙,连颗雀斑也没生,两只眼睛依旧黑亮亮的,“一直以来,你为我做的太多了。”

“没有什么呀……”鲁盼儿对上的他的眼睛,便轻轻笑了,“都是你在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