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1

分卷阅读81

    只得带着羊腿出了门,就见一群孩子围着停在门口的吉普车玩儿,周围好几户家人都探头探脑地看过来,万红英mama的脸一闪而过……她突然间明白,老赵在罗书记家炖羊汤,不只

是为罗书记补一补,也是给红旗公社的人看呢。

于是她彻底放下心,与弟弟meimei们骑着自行车回了家。

羊腿是难得的好东西,就是有钱也买不到,鲁盼儿回到家里也炖了一锅羊rou汤。既然老赵说三伏天喝羊汤排毒,那么家里也排一排毒吧。

学校开学,杨老师也从工地回来了。鲁盼儿特别留了一块羊rou,用盐腌了起来,此时拿出来加了小葱爆炒,香气十足。而丰收和丰美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老赵的传奇故事,使得这羊rou更别有一番滋味。

“我也听说有人想开除罗书记的党籍,可是不管他们怎么上蹿下跳,都没成功。”

鲁盼儿点点头,又把自己教双胞胎和陈家孩子学英语的事都告诉了杨老师,“我就想杨老师说的真对,当时我还说不可能教学生呢,没想到现在就已经用上了。”

“也许你以后也能用在别的方面。”

“杨老师是说遇到外国人或者出国旅游?”鲁盼儿还是觉得不可能,但是这一次她不再坚决反对,只是把书和词典都拿出来,“我得好好学了呢,免得误人子弟。”

读书的时间是过得最快的,杨瑾走前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鲁盼儿,“最近上面又有所变动,形势不太好。”

“不好又能怎么样?”鲁盼儿不以为然,“吴队长再为难我也不过是干农活呗,插秧我都干过了,别的更不怕!”

“我就知道没有什么能难得住你。”杨瑾就笑了。

第62章碎了一地

继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们从工地回来之后,紧接着章丽雯也回了红旗九队,她公开宣扬,“万书记家的亲戚觉得广播室的活儿又好又轻松,就想办法把我顶下来了——现在工地广播室发个通知都笑死个人,一口东北土话,大碴子味儿十足。”

大家听了虽然同情她,但也不大高兴。毕竟九队的社员们也都说东北话呀,谁也不愿意被人嘲笑土气。

章丽雯才不在意,她在广播室工作了两个多月,每天按十分计算替工的钱,今年的口粮没问题了,在她看来就很好了。所以接下来,她对队里的劳动更是随心所欲,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歇着,却找鲁盼儿又做了两套秋装。

吴队长批评她,她也毫不客气地反驳,“你们照顾自家的亲戚,还不许我照顾自己?我就是不想参加劳动怎么样?有本事你把我送回北京去!”

最后吴队长也只能不了了之。

九队的社员们也有样学样,装病、撒谎,或者什么借口也不找堂而皇之地从工地回家,现在工地上不干活儿的记高工分,干活儿的心里不平衡,也不愿意出力了。

九队修水利的人少了,吴队长也被批评了,他每天在工地和生产队之间跑,抓逃避劳动的社员。大约心思都在这上面,连队里的农活儿都忽视了。

好在,大家都知道地里的粮食最重要,小春婶儿发现水田耽误了灌水,赶紧把村里的人都喊了去,大家急忙补救——此后小春婶儿天天盯着,田里锄草、追肥再没有落下。

这天晚上,杨老师说好来读书的,却没有过来。鲁盼儿信步去了学校,才进校门,就听到丽雯姐的声音,“过几天我就调到公社广播室了。”

杨老师就说:“真是好消息——你很合适在广播室工作。”

“然后我再想办法调到县广播电台,”章丽雯显然早计划好了,“然后再向省广播电台活动,当然最后的目标还是北京。”

“要是想进县广播电台,你还得加强一下普通话。”

“普通话不重要,重要的是关系!”章丽雯就问:“杨瑾,你就不想办法活动活动?”

“我成分不好,还是不活动了。”

“成分不好也不是绝对不行。我们过去在九队什么也不知道——这次去工地广播室才长了见识,现在最流行的是‘走后门’。只要走后门,什么事都能办好!”

“你知道吗?顶替我到广播室的那个人就走了后门,他虽然是万书记的亲戚,但也给万书记送了二斤香油。”

“我写信告诉了爸爸,他也说现在都到处都在走后门,让我问问万书记需要什么。我开始还不好意思,没想到万书记一点儿也不客气地点了上海牌手表,答应收了手表就调我去广播室——我爸已经答应弄到手表就送来,然后再用同样的办法联系县广播电台。”

“噢。”

“你其实也有能力办的!我爸说你父亲过去桃李满天下,有许多人都当上了领导干部,随便找个人说句话就行了。”

“我孤身一人,在哪里都一样。”

“这个鬼地方你还没待够?”章丽雯猛然间生气了,“你想像蔡颖一辈子留在这里?你去看看她现在的样子,还有半点儿像是北京来的知青吗?”

“当实我就反对她嫁到农村,可是她就是不信——现在被小姑子推得差一点流产,丈夫理也不理,公婆还说她不对,没人的时候她就向我哭,可是再后悔也没有办法了!”

“每天她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白天大着肚子下田,晚上回家烧火做饭伺候一大家子;出门没有公交车,没有地铁;想买一卷手纸都要去十几里之外;想下一顿馆子、看场电影那是做梦……”

“不只知青与农村人结婚,就是知青和知青结婚,也一样要变成农村户口,再也回不了北京!”

“所以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北京,把户口调回北京!”

“原来我以为你清高,现在看就是糊涂!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离开农村,只有你还老老实实地上课!小心你将来也与蔡颖落得同样的命运!”

还在丽雯姐说红旗九队是鬼地方时,鲁盼儿就恨不得冲进去反驳,可是她还是很快冷静了。虽然自己觉得红旗九队很好,但是这里的确没有商店,没有电影院,没有饭店,没有楼房,没有汽车,甚至连供销社也没有……

丽雯姐抱怨过好多次。

她一直很不适应红旗九队的生活。

在襄平读了几个月的书,鲁盼儿明白她说的并没有错。

杨老师也与丽雯姐一样来自北京,他也一定很习惯去书店买书,到饭店吃饭,住在楼房里的日子吧。

他的确不应该一直留在红旗九队,他应该去更好的地方。

想到杨老师会走,鲁盼儿的心立即碎了一地,痛得无法呼吸。

但是,北京那么好,自己不能反对杨老师回去。

鲁盼儿便转身悄悄走了。

回到家里,她打开书就呆呆地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