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9

分卷阅读79

    ,更不是落后分子,鲁盼儿早就知道,“你干活儿从来不惜力气!”

“罗书记也这么说的,还给我每天记十个工分,我更要对得起罗书记,对得起十工分!”

鲁盼儿就小声问:“那你以后还做驴打滚儿卖吗?”

田翠翠没有犹豫,“还是要卖。就算水渠修成了,八队的旱田都改成了水田,我们家人都记上了高工分,也比不了卖驴打滚儿挣钱——而且我觉得我没偷没抢,挣钱过好日子没错!”

看着一辆空独轮车推了过来,田翠翠就赶紧跑过去装车,“等以后有时间再说话吧,工地的活儿不等人呢。”

第60章都是一样

鲁盼儿骑着自行车很快追上陈婶儿,“原来田翠翠就在工地,跟跃进和建国一样,忙得没空儿说闲话。”

陈婶儿时常与队里的妇女们在一起闲话,消息一向灵通,早知道田翠翠不参加生产队劳动,却暗地里干投机倒把的事,便也奇怪地问:“她怎么也去了工地?跟你年纪差不多的姑娘家,不

去工地谁也说不出什么!”

鲁盼儿就把方才的话说了,只瞒过最后两句。

“老田家都去修水利了,可见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啊!”陈婶儿就又评论,“要是干部都像罗书记这样的,咱们老百姓哪能不听安排?”

正是这个道理,“陈婶儿说的对呢。”

“唉!”陈婶儿就叹了一声气,“我后悔让建国退学了。”

鲁盼儿抬起头,就见陈婶儿低着头蹬着车子,躬着腰,鬓角的白头发在阳光下十分显眼,竟有几分可怜,便赶紧笑着劝,“退学参加劳动挺好的,我不也一样?现在建国多懂事呀。”

“那也比不了跃进——知道了工地的事儿,心里拿定主意不吭声,把你哄住了,又把建国带去了,真是有主意有本事!”

提起这事儿,鲁盼儿的气还没消,“陈婶儿还表扬他?要是他听了更无法无天了呢!”

“跃进是长大了呀!”

鲁盼儿也深有体会,过去什么事儿都要自己管着的跃进真是长大了,懂事、能干,帮自己撑起半个家。

“将来跃进一定能上大学。”

鲁盼儿对跃进上大学也充满了信心。今年六月,公社推荐了一批知青和农村有文化的青年参加考试,前几天公布了结果,成绩好的几个人已经收到上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杨老师因为成分不好,章丽雯因为劳动不好都没有被推荐,再加上生产队里没有高中毕业生,所以九队没有人参加。

但是,明年,跃进高中毕业了,就一定能被推荐。鲁家出身贫农,跃进劳动又好——至于成绩,鲁盼儿更是有把握,这一次期末考试,跃进果然考了襄平高中的第一名。

只要有一个名额,跃进就能考上。

陈婶儿也是想到了这些才后悔的,“原来我以为上大学的名额特别少,只有一个半个的,建国怎么也争不上,所以才让他退学的。现在名额多了,而且还是考试,建国学习也不差的,认真学一定能考上。”

鲁盼儿也这么觉得,当年九队上高中的五个学生,论起来学习都不错,就是最差的二龙,到了高中成绩也不算最差——毕竟是杨老师用心培养的。

而且如果建国能继续上高中,他一定也和跃进一样,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真正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也与跃进一样会提高的。

但是,后悔肯定来不及了。就是现在让建国回学校,落下的大半年功课也赶不上了。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陈建国学了木匠,将来也不能差呢!”

“怎么也没有读书上大学好。”

鲁盼儿想了想,“那就让建党、建设和建立好好学习,将来上大学。”

“是啊,不能再走错路了。”陈婶儿就说:“盼儿,还是你有见识,以后婶儿都听你的。”

鲁盼儿真心对陈婶儿和陈婶儿家的孩子们好,就笑着说:“听说这次上大学还要考试,我就想着在家里教丰收和丰美学英语——县城里的学生初中时开始学,我们红旗初中没有外语老师不教,我和跃进、建国刚上高中时特别吃力。”

“现在让他们比襄平县里的学生还早点儿学,将来也不必吃我们吃过的亏了。”

“陈婶儿要是愿意,就让建党、建高和建立他们都来吧。”

“那当然好!”陈婶儿就说:“就是你又得多费心了。”

“陈婶儿说的什么话?”鲁盼儿就笑,“我们两家虽然不是亲戚,可比亲戚还亲呢。再说他们几个也是我的学生。”

我们两家以后会成为真正的亲戚。陈婶儿想了想还是把话咽了下去,建军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儿,回信说刚提干不着急订婚,自己又让建国写信催他,他就不回信了——看来还得写一封信,告诉他再不着急订婚,鲁盼儿被别人看中了,后悔都来不及。

鲁盼儿自然什么也不知道,骑着自行车与陈婶儿说说笑笑的,一会儿就回到了九队。

以后她果然抽空儿教几个孩子学一点儿英语——每天背几个字母、读几个单词,不用着急,到上高中时就应该会很多了。

这天跃进匆匆忙忙地骑着自行车回来,“姐,杨老师说让你找书店的小郭到工地收铜钱!”

鲁盼儿见他满头是汗,赶紧倒了一碗水,“别着急,慢慢说。”

“我们挖出来一罐铜钱,大家就商量着把铜钱卖了废品买rou改善伙食,杨老师就让我回来找你了。”

鲁盼儿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回去吧。”送走跃进,她赶紧骑上自行车去襄平书店。

小郭正在柜台后面打瞌睡,听了消息立即瞪大眼睛蹦了起来,“我现在就跟你去。”

鲁盼儿倒替他担心,“书店可怎么办?”

“我找领导请个假,”小郭方才想起,向鲁盼儿一摆手,“你等我,很快的。”进了里间。

没几分钟他便出来了,两人骑车到了工地。

这时候已经过了中午,一罐子铜钱变成了三罐子,杨老师正对大家说:“还应该有一罐,大约在这个位置——这是过去大户人家盖房子压地基的铜钱,分别放在四个墙角。”

果然,没多久,又挖出一罐铜钱。

大家欢呼起来,“一定能卖不少钱,大家打酒吃rou!”

小郭从口袋里拿出烟散给大家,“我是金属回收站的,大家估计估计重量,我全收了。”

“废铜可比废铁值钱呀!”

“我知道,我知道。”小郭笑着,“一斤给五角钱,不少了吧?”

的确不少了,大家就掂着罐子估量,“一罐总得有二十多斤。”

“总共算一百斤,”小郭就拿出五张拾元钱,“大家搭把手,帮我把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