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1

分卷阅读31

    ,很容易出事故的。”

孙老师的同学抬起手看看腕上的手表,“哎呀,已经两点多了。”就说:“你们也真应该回去了,路不近呢。”

孙老师就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才要走就一个踉跄,同学扶住他,“你这样子怎么能骑车?”

“我没事,”孙老师说着,却软软地坐回了桌旁,然后趴在桌上,却还在嘀咕着,“再等我一会儿。”

孙老师的同学无奈地转过头看看鲁盼儿,然后就笑着问:“小同学,你一定是班长吧?”

鲁盼儿就说:“我是一班的班长。”

“那这样吧,你先带同学们先回学校,让孙老师再休息一会儿,过一会儿他骑自行车就追上你们了。”

鲁盼儿点了点头,“那好,我就带同学们先回去了。”

走出食堂,鲁盼儿先找胡一民,“孙老师让我们先回学校,他过一会儿再走。”

胡一民用狐疑的目光看着她,“孙老师真这样说的?”

其实并不是孙老师说的,而是孙老师的同学说的,但是鲁盼儿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她就说:“我们走吧,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把煤送回学校。孙老师骑着自行车,很快就能追上我们。”

胡一民也就迟疑着答应了,“那好吧”

可是赵剑却不甘心,“为什么孙老师不跟大家说?”

鲁盼儿心里本来就不痛快,立即就提高声音说:“赵剑,你是一班的同学,今天杜老师特别告诉大家要听我统一安排——现在你不必管为什么孙老师不跟大家说,只要跟着我回学校就行了!”

赵剑无奈,只得随着鲁盼儿从台阶上走下来,却回头告诉胡一民,“你也是班长,为什么要听她的?”

胡一民醍醐灌顶一般,立即醒悟了,“我为什么要听你的?我们一班先不走,等孙老师一起回校!”

两个班长所有的举动都在同学们的注视之下,此时一班已经整队准备向锅炉房走去,而二班却分成了两派,大龙、二龙、鲁跃进等大多数人都站起来说:“我们赶紧跟着一班走吧,再等天就黑了。”

胡一民和几个县城里的同学们则坚持,“孙老师没让我们走,我们就不能走!”

许琴已经站在一班的队伍里了,就高声说:“胡一民,你赶紧去问孙老师,别耽误了回学校的时间。”

胡一民点点头,“我去问孙老师!”

鲁盼儿并不想胡一民也看到孙老师喝醉了酒的样子,就说:“我已经说过,孙老师让我们先走,若是有什么错误我承担,你不用再去问了。”

可是胡一民理也不理,直接跑回了食堂。

鲁盼儿知道管不了胡一民,就带着一班到锅炉房前取了板车,按事先分好的组,八辆车排成一排出了化工厂。回头就见二班的许多同学也拉着车出来了,就停下问鲁跃进,“你怎么不等你们班长一起回校?”

“不用等班长,”鲁跃进就指了指板车说:“昨天我们班就分好了,农村的学生负责六辆车,县城的同学负责两辆,现在我们只要把自己负责的车拉回去就行了!”

大龙二龙赶紧又加了一句,“算起来还是县城的同学占了便宜,他们本来应该负责两辆再多一半的!”

鲁跃进大度地一笑,“我们不跟他们计较,就算人少车多,也要先把煤运回学校!”

鲁盼儿看样子,二班多半是好朋友们自发组合在一起的,就比如鲁跃进、大龙、二龙几个红旗公社的男同学在一起推一辆车,又有七八个女生组成一队负责一辆车。

其实这样安排很不合理,农村的学生在家都干过农活儿,推平板车不算什么,但是很多县城的同学从没用过平板车;另外,每个人体力不一样,男生女生又不一样。鲁盼儿在一班就是将大家混在一起安排的,每车五个人,有经验、力气大的男同学负责在前面拉车,两个同学在侧面推,两个在后面推,又安排几个身体瘦弱的同学跟在后面拣煤块——板车走的时候很容易掉落煤块,如果丢了太可惜。

但是,无论自己说什么,胡一民都一定要反对,鲁盼儿也就不管了,毕竟学生们多,五六个人负责一辆车,其实比干农活时要轻松许多,大家总能把煤运回学校。

这时候阳光已经弱了下来,又起了凉风,大家推着车走在路上倒十分相宜,鲁盼儿就带头唱起了歌,“日落红霞满天飞——唱!”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这首歌与眼下的情形非常相似,大家拉着煤回学校,也好像打靶归来的英雄们呢,就连二班的同学们也都跟着一起高声歌唱。

鲁盼儿看着十几辆车排着整齐的队伍,同学们踏着歌声步调一致从自己面前过去,又踮起脚向后看,就见最后的两辆车也从化工厂的大门转了出来,也就松了一口气,才要回到队伍的前面,却注意到许琴。

许琴一向很积极,原本按身高,按体力,她被分去拣煤块,可她却十分不甘心,来的路上一定要替下一位男生拉车。当然,她看到同学很轻松地拉着车子走,以为自己也可以,真正换了上去却根本拖不动沉重的平板车,好不容易在别人的帮助下将车子拉了起来,却又不知道怎么用力才能保持平稳,差一点被车子带得摔倒,被鲁盼儿批评了才把车交了回去。

看她一直跟在班级的后面,鲁盼儿也就就明白了,“你在等胡一民?”

许琴和胡一民都是襄平一中的,过去就认识,按孙老师所说,他们的家庭应该也都是襄平县最高层的,就看胡一民很听许琴的话就能知道了。

“不,不是,”许琴不肯承认,“我是看二班没有安排同学拣煤块,就留在后面,果然拣到几块。”说着把提着的筐给鲁盼儿看,里面果然有几块煤。

鲁盼儿其实并不反对许琴等胡一民,“你等胡一民他们的车过去之后再拣也行,这样就一点儿也不会浪费了。”

许琴没吭声,恰好路上出现了一大块煤,她就走过去拣了起来放在筐中。

过去鲁盼儿虽然与许琴和胡一民等人发生过几次矛盾,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团结大家,但是今天听了孙老师的话后,心里真正凉了下去,也失去了信心。

看来,襄平高中农村和县城同学的矛盾是一直都有,而这一届因为办英语班的原因又特别突出。许琴、胡一民他们是不可能相信自己的,孙老师对农村的学生们也是非常嫌弃,他提到偏远的公社中学的学生们,语气里的轻视让鲁盼儿心里到现在还特别特别的难过。

所以,鲁盼儿也就不管许琴了,转身走到队伍前面,跟着大家一起推车。

虽然当了许多年班长,也带着同学们参加过许多次活动,但鲁盼儿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