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旺门佳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44

分卷阅读1144

    夫人和程大奶奶心里不自在,忙笑道:“善善,大舅爷也是关心妹夫,心疼妹夫嘛,亲家母、大舅奶奶,可千万别放在心上才是。”

程夫人摆手道:“亲家母放心,我们婆媳都明白的,善善也是不想我们担心。倒是亲家母,昨儿肯定吓坏了吧?听说您和亲家公还守了姑爷一整夜,真是辛苦了,定也要好生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若实在忙不过来,我待会儿回去收拾一下,索性又过来住几日,给亲家母搭把手吧。”

路氏笑道:“昨儿恒儿刚回来时,的确吓得直抖,心都不会跳了似的,不过知道他没有性命之忧后,便不那么害怕,只有心痛了。我也没有守一整夜,和他爹轮着来,中间也有休息的,今儿还睡了一上午,已经缓过来了,多谢亲家母关心,等实在忙不过来了,再给您添麻烦也不迟。”

两亲家母说了一会儿话,到底沈恒是女婿不是儿子,程夫人也不方便进内室看他去,程大奶奶就更不方便了。

遂婉拒了路氏和季善留饭的好意,先回去了,省得她们留下反倒添麻烦。

是夜,便是季善守着沈恒了。

他仍很虚弱,醒着的时候少,昏睡的时候多,半夜里还发起了热来,所幸季善给他冷敷了一阵后,也就退了热,睡安稳了。

季善这才心下稍松,趴在他床边打起盹儿来。

次日,御史台来了几位沈恒的上峰同僚探望,不但带了好些礼品,他的上峰之一还道:“本官已经上了折子,请皇上下旨彻查此事了,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竟敢拦路抢劫,重伤朝廷命官,真是没有王法了!沈大人放心,皇上一定会下旨,剿灭那些强盗,端了他们的老巢,为你讨回公道的!”

毕竟一个活口都没抓住,死无对证,对外便只能宣称,沈恒此番是被拦路抢劫的强人所伤。

可满朝文武有哪个是傻的,又岂能不知道当中必有猫腻,只不过知道归知道,也不会影响了他们睁眼说瞎话便是。

沈恒自是感激不尽,“多谢于大人为下官主持公道,下官感激不尽,定会尽快恢复,回御史台当值,为大人们分忧的!”

如此应酬一番,到终于送走了众位大人,沈恒已是精疲力竭,好容易才有了几分血色的脸,又变得苍白如纸了。

看得季善直心疼,嘟哝道:“需要那么多人来探病吗?来一两个代表就够了嘛,还说那么半日,就不能少说几句,不能过两日你真好些了再来呢?弄得又要换见客衣裳,又要强撑着坐起来的……笑什么笑,还不快趴好歇一会儿。”

沈恒气力不济的笑道:“我是看善善你嘟着嘴巴的样子好可爱,才忍不住笑的。我没事儿,就是有些累,歇会儿就好了,你别担心。也不能怪于大人他们,他们要是不赶着来,让旁人心里怎么想,让我心里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他们不重视下属同僚,少不得让人寒心,反正总要来一趟的,当然早来比迟来好。好在过场已经走完了,后边儿应该就能清净了。”

季善嗔道:“我都明白,你少说几句,睡会儿吧……等下,吃点红枣羹再睡,那个补血。”

沈恒又将养了三四日,终于真正好转了起来,也能下地了。

也亏得期间除了叶大掌柜来过一次探望以外,再无其他外人来探望,才能得以让他清清静静的将养。

时令就在沈家闭门谢客,以便沈恒能安心清静的将养身体中,进了十一月,京城已是滴水成冰。

等进了中旬,季善先是送了叶大掌柜回会宁去过年,当然少不得打点大包小包的礼物给周氏叶广季莲花儿等人;叶大掌柜一离开,飘香虽不至于乱套,但季善总归不放心,去飘香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反倒觉得每日都更充实了。

随后沈恒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年底又正是各部各衙门最忙碌的时候,沈恒总不能都已大好了,还在家里将养受用,遂也销了假,继续回御史台当值去了。

至于沈恒被“剪径的强盗”所伤一事,因实在抓不到其剩余的同党,自也不了了之了。

等不几日,陕西道御史吴惟上折子弹劾陕西榆林关总兵金清泉私自cao控榆林一带贩马的黑市,监守自盗,挖朝廷的墙角中饱私囊,据说那些黑市的马匹还有半数以上是流入了与大周为敌多年的北戎,实在祸国殃民之事一出,就更没人再关注沈恒一个小小的御史偶然出个小小的意外之事了。

文武百官立时分作了两派。

一派以靖江侯、阜阳侯、定国公并五军都督府等几位勋贵武将为首,都说当中必有误会,金总兵一家世代镇守玉林关,为大周立下了汗马功劳,怎么可能挖朝廷的墙角,甚至祸国殃民?

请求皇上先不要召金总兵回京告罪,以免金总兵一离开,榆林关总兵府群龙无首,给北戎以可乘之机,毕竟北戎全靠放牧抢掠为生,每年冬天都是他们最难熬,也是两国小摩擦最频繁的时期。

一派则是以御史台的文官们为首,坚称御史本就有“上谏天子,下督百官”之责,既吴御史上了折子,便说明无风不起浪,确有此事,岂是空口白牙的一个‘误会’便能将事情揭过去的?

请求皇上下旨彻查,榆林关也从来‘不是非谁不可’,大周能国富民强,从来靠的都是皇上勤政爱民,治下有方,军民齐心;无论谁是对朝廷有功劳,还是苦劳,亦不该倚老卖老,恃功而骄。

还有臣工趁机谏言,既榆林关有贩马的黑市,那九边其他重镇和其他总兵府,会不会也有一样的情况,只不过之前都被遮掩住了,看似没有问题而已。

既要彻查榆林关的黑市,不如索性连九边和其他总兵府也都彻查一番,不给蠹虫们以任何挖朝廷墙角的可乘之机!

如此吵吵闹闹的,之后更是彼此攻讦起来,弹劾的折子一时间满天乱飞,到进了腊月都还没能吵出个所以然来。

这些事季善虽经沈恒之口多少也听说了些,离她并不算遥远,却也不是她能干涉左右的,便也不庸人自扰了,——跟那些个官油子人jingzi们一比,她可不就是妥妥的“庸人”吗?

她更在意的还是沈恒的身体,怕他每日劳心又劳力的,对重伤新愈的身体不利,“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好在是沈恒身体一直都无恙,精神也日日都大好,一副一搞事业便精神百倍的架势,季善方渐渐安下心来。

只安心之余,还是没忘记日日和路氏轮流亲自下厨,为他煲这个汤那个汤的,滋补身体。

季善都不庸人自扰,为朝廷大事忧心烦恼了,路氏就更不可能去管那些事,她连偶尔打听都不会向沈恒打听了,当然觉得日子跟以往相比,丝毫变化都没有。

不过路氏也有自己的烦恼——章炎今年秋闱又没能考中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