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康熙之富察皇后(清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5

分卷阅读175

    ”

“却是不巧了,她老人家今日偶感风寒,清醒时候不多,刚刚又睡下了。”

太子一愣,“那孤只在宫门口行礼即可。”

“太子还为着行宫之事迷惘伤心?看起来精神不济。”

“妃母也瞧出来了?只是孤至今还未想明白。”

富察舜华看着他行了礼,回头,轻轻摇头道:“太子殿下,人生病了,是会变得脆弱的,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可能就会情绪崩溃,皇上也是人,也不例外,他有的时候,也只是个爱孩子也希望孩子有所回应的父亲而已。”

她抬眼看着太子,“你对他的病情毫无反应,他自然也会伤心难过,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只是多年储君的习惯,叫你不善表达。”

太子心中大为震动,微微垂首,“多谢妃母提点。”

他原以为,这位也是来看他笑话的。

“不必如此,不过几句话而已,是你的悟性好。”

富察舜华摇摇头,叹息道:“他既是帝王,也是父亲,你既是儿子,也是臣子,你如今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他,太子殿下啊,这中间的度,你要把握好啊。”

她知道,就算自己提点了他,他被废的命运也是必然,皇帝与储君,其实代表着权利的对立,权利就那些,此消彼长,日后发生冲突,是可预见的必然之事。

康熙越发老迈,便会越加疑心太子,猜忌、打压,捧起一个又一个的皇子与太子打擂台。

饶是知道最后的结局,可她还是想帮帮那个几年前记忆中温温软软的孩子,哪怕微不足道,杯水车薪。

他注定被废,但她只希望他那段日子能好过些,不至于到人格分裂的地步。

太子惊愕不已,细细思忖,良久后,问道:“您为什么要帮我?”

他身为元后嫡子,霸着储君之位,后宫里,有儿子的宫妃没几个看他顺眼,巴不得他太子之位不稳,她们好扶持自己的孩子上去。

后宫的倾轧,丝毫不比前朝逊色,因此,他心中摇摆不定,实在不确定她是好心还是装作好心,引他下套。

久久得不到回答,他抬头,却发现人已经在他前面了。

回了毓庆宫,太子沉思许久,总算是下定了决心。

&&

噶尔丹兵败于乌兰,但裕亲王福全因佟国纲阵亡一事,未免缩手缩脚,令其遁逃,回京后,康熙一怒之下,撤其职位,罚俸三年。

康熙回宫,因舅舅去世,着实悲痛,举行完毕佟国纲丧礼后,仍是心情低落。

二十七年时,正好是小佟妃入宫那一年,佟国纲上奏折要归入满军镶黄旗,他因着厌恶外家作为,将折子压了下来,留中不发。

如今,舅舅为国捐躯,军功赫赫,理应将其抬旗了。

想到这儿,便立刻命人拟旨,下发圣旨。

太子惴惴不安多日,见他忙完,便匆匆去了御前,悉数陈述自己的罪过,说到动情处,父子二人皆是感慨颇多,眼眶通红。

康熙本就愧疚于自己朝着最疼爱的儿子发泄怒气,见他先服软了,有了台阶下,自然和好如初,外人看来,父子关系更亲密了些。

只是,看起来牢不可破的父子关系,终究有了裂痕。

可就算是表面这一层关系,也叫旁人恨意不止。

又过了几日,梁九功禀报完了宫内的事情,躬身侍立在康熙身边,心中直打鼓。

“她真是这般说的?”

“皇上,千真万确,一个紫儿奴才都不敢漏了,就是原话。”

又是沉默。

少顷,康熙才叹道:“她也当真是宫中少有的纯善之人了,换了旁人,哪怕知道这些,为了给自己的孩子铺路,也不会多嘴。”

他内心自是对富察舜华极其满意,毕竟,他们父子关系能够修复,与她有着莫大的关系。

“朕有多久没有大封后宫了?”

他的话一出,梁九功心中一凛,忙笑着答道:“自打二十年,已经要九年了,奴才到现在还记得那时的热闹呢。”

室内炭火燃得足,康熙有些热,将头上的帽子摘了下来,“正好又快到年底了,也就再大封一次吧。”

“永寿宫妃钮祜禄氏,加封号温,景阳宫妃富察氏,晋位贵妃,封号不变,储秀宫赫舍里氏加封号,平,承乾宫佟妃,加封号悫,启祥宫嫔位李氏,复位安嫔,永和宫……贵人乌雅氏,晋位嫔,封号……德,启祥宫中贵人纳喇氏,晋位嫔,封号通,翊坤宫郭络罗庶妃,封为贵人,延禧宫齐佳氏晋答应,封号灵。”

“余者如宣妃等不曾行册封礼者,一同行册封礼,命钦天监择定良辰吉日,务必在年前完毕。”

“日后宫务,太子妃嫁入前,由两位贵妃共同执掌,一同商议,六妃从旁帮衬即可。”

“嗻,奴才这就告知翰林院的大人们拟旨。”

他出门,细细思量,觉着今日这靖妃晋升,也是必然之势。

这几年富察家越发兴盛,马斯喀已是领侍卫内大臣,兼管火器营,而马齐年纪轻轻的,就在今年,以左都御史之身,位列议政大臣之位,又在前几日升了兵部尚书,而马武在两位兄长的衬托下,显得平庸了些,可人家也是一等侍卫了。

说起来,现在富察家最没用的,怕就是靖妃家里那个幼弟了。

他啧啧感叹着,“可真是,人才辈出啊,瞧瞧人家这势头。”

**

富察舜华接过圣旨,尚且有些呆愣,“这……都没听到风声啊,皇上瞒得好紧啊,还是是临时起意?”

秋云墨竹等人一脸喜色,“先不说这个,不管皇上是临时起意还是没透口风,至少,您现在是圣旨亲封的贵妃了。”

她看了眼周围,脸上仍带着喜意,悄声道:“本朝,还没几个做到贵妃位上的呢。”

富察舜华忍不住一笑。

何止呢,康熙一朝后宫晋封的难度,真可以说是清朝之最。

雍正朝正常一些,到了乾隆朝,皇贵妃不要钱一样,一抓一大把,妃嫔晋升速度,也叫人叹为观止,若宫里真有去了后世,看着那速度,只怕都得眼热得慌。

一众宫人纷纷进了屋子,磕头给富察舜华道喜。

收了荷包,个个都喜气洋洋的,又去上差了。

秋云肃了肃面容,清清嗓子,“好了,给主子贺了喜,拿到了红封,就该做什么做什么去,私下不要议论,保持安静,出门了也别过多吹嘘,适可而止。”

**

东二长街的另一头,惠妃听着圣旨,问前来传旨的内侍,“此次大封,着实突然了些,本宫还不知,除了我宫里的灵答应,还有谁也得了晋封,烦请给我说说。”

说罢,问萱上前,递给这人一个荷包,“延禧宫遇了喜事,这红封定要收下,也沾沾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