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我家个个是皇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9

分卷阅读279

    郎揣着热花生到宣室,刘彻明知四郎“无事献殷勤”,依然挺开心。得知二郎回来,明年秋就能乘船去海上,刘彻一高兴就答应四郎带他去。

太始三年,秋八月,刘彻东巡,九月中圣驾抵达九江郡。九月底刘彻带着四个孙子乘船出海,同行的还有一个众人没想到的人——卫青。史瑶的母亲也带着家人来到长安。

皇后得知史家来人,特意在椒房殿设宴款待史家人。

史瑶又陪她母亲在长乐宫逛一个多时辰,申时才把人送去博望苑。

刘彻去海上,归期不定,走时就把虎符给太子,以防匈奴来袭,太子无法调兵遣将。准备把虎符给太子之前,刘彻也有曾犹豫过,等他回来长安已不是他的长安。不过,刘彻想到太子的四个孩子都被他带走,有人撺掇,太子也不敢乱来,刘彻不担心了,以致于第二年秋天才回来。

太子携百官接驾,刘彻注意到太子头上有几根白发,大为吃惊,想也没想就问,“据儿,你怎么老了?”

第156章四郎登基

王侯将相,禁卫宫女齐刷刷看向刘彻。

刘彻被看得莫名其妙,“你们看朕作甚?”

“祖父,你的儿子,孙儿的父亲快四十岁了。”三郎道,“四十不惑。”

刘彻下意识问,“有这么大吗?”

“孙儿二十有一。”三郎道。

四郎跟着说“孙儿十三岁。”

“祖父都有曾孙了。”去年大郎的妾给大郎生下长子,长子刚满月大郎就出去了。大郎算一下,“都会走了。”

三郎“祖父,四世同堂了解一下。”

刘彻不可思议,“据儿都当祖父了?!”

“你说呢?”大郎问。

刘彻尴尬了,“这一天一天的过得真快。”

“是挺快,眼瞅着又天黑了。”三郎道。

刘彻脸色不好了,瞪一眼三郎,你哪来这么多话?

三郎假装没看见继续说,“祖父,天色已晚,先回宫吧。”

刘彻瞥他一眼,又转向太子,太子头上的白发并不多,只是那几根很显眼,刘彻只要看向太子就能看见,刺的刘彻眼睛疼,忍不住说,“太子这些日子辛苦了。”

“为父皇分忧,是儿臣应该做的。”太子道。

刘彻盯着太子看好一会儿,叹了一口气,才对众人说回宫。

回到皇宫,百官散去,太子带着四个儿子回长秋殿。刚进正殿,大郎就问,“三郎,祖父会不会提前退位?”

“退什么位?”史瑶在宫里,对先前发生的事一无所知,“你祖父病了?”

太子“没有的事,别听大郎胡说。”随即把刘彻打量他良久的事说给史瑶听,然后才说,“父皇不过是一时感慨。对了,孤的白头发很多吗?”

“还是妾身和殿下说的那几根。”史瑶道,“妾身要薅掉,殿下说薅掉会越长越多,妾身就没动。”

太子“你现在给孤薅掉吧。省得父皇见到孤就往孤头上瞅。”

“既然越长越多,就别薅了,祖父想看就让他看吧。”大郎说着冲三郎使个眼色。

三郎“是呀。父亲,好好的头发薅掉得多疼啊。”

“还一次薅掉好几根。”四郎说着打个寒颤。

二郎看看大郎又看看三郎,总感觉他俩话里有话,而四郎是真怕疼,“母亲,父亲,孩儿想回府看看。”

“府里又没人挂念你,这么着急做什么?”大郎问。

二郎翻个白眼,“你以为我是你?大兄,再不回去你儿子都不认识你这个父亲了。”

“他回去,他儿子也不认识他。”史瑶道。

二郎点头“母亲说得对。”

“信不信我揍你?”大郎瞪他一眼,拽着三郎,“咱们走,省得在这里碍眼。”说话间向三郎使个眼色。

四郎看见了,抓住大郎的另一个胳膊,“我也去。”

“你不在宫里歇息,上哪儿去?”太子问。

四郎“孩儿不累。孩儿还没见过大侄子呢。孩儿去大兄府上看看大侄子。”

“他满月时你没见?”史瑶问。

四郎“那时候还小,见了也不知道我是他叔父。母亲,孩儿明天再回来啊。”拽一把二郎,“阿兄,走啦,走啦。”

到大门外,四郎就问,“大兄要和小阿兄说什么?”

“我,我说什么了?”大郎不解。

四郎“别想骗我,我刚才看见了。”

“就数你眼尖。”三郎朝他脑袋上撸一把,“大兄想说他儿子的事。”

四郎很失望,“小侄子才一岁,有什么好说的啊。”

“那你还跟来?”三郎笑着问。

四郎“我又不知道。”

“你现在回去吗?”三郎问。

四郎“回去,回去,我要让母亲给我做好多好吃的。”说完就往殿内跑。

“不是大侄子的事吧?”四郎走远,二郎才慢悠悠问。

大郎搂着他的脖子,“变聪明了啊。”

“我又不傻。”二郎往四周看了看,令侍从先走,小声问,“你们想逼祖父退位?”

大郎“别说得这么难听。”

“真的?”二郎惊讶,“被祖父知道,祖父能砍了你们。”

三郎笑道“祖父不舍得。”

“那你们还舍得逼祖父?”二郎问。

大郎“我只是想提醒祖父,他年龄不小了,没有要逼他。”

“怎么提醒?”二郎问,“你俩太过分,父亲也不会放过你们。”

三郎“不会过分,因为我们从未想过动武。”

“用得着动武吗?”二郎道,“祖父的虎符还在父亲手里,动的起来吗?”

三郎噎了一下,“四郎个混小子,我改天一定得揍他一顿。”

“别顾左右而言他。”二郎道,“四郎不提你俩又想密谋什么,我也能看出来。”

大郎打量他一番,“对自己真有信心啊。”

“你——”二郎张张嘴,“三郎!”

三郎伸出手,“我对天发誓不会贸然提起此事。”

“对,哪天祖父病了,我们再说。”大郎道,“这样行了吗?”

二郎满意了,“这还差不多。”

刘彻走这一年,太子深刻体会到当家难,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太子又认为皇位早晚是他的,也没人同他争,所以并不着急登基为帝。

翌日早朝结束,太子留到最后,把虎符还给刘彻。以前刘彻把虎符给三郎,他不找三郎要,三郎都不说给他。现在看到太子这么乖觉,刘彻欣慰的同时还有些感动,便让太子拿着。

太子愣住了,宣室内的宫女和宦者也呆了,回过神纷纷看向刘彻,无声地问,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刘彻当然知道。他去年把虎符给太子,也有一层考验太子的意思。太子通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