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我家个个是皇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6

分卷阅读246

    公可以说自己年龄大,力不从心。”

“这次出来我已感到力不从心。”卫青叹了一口气,随即又笑了,“没想到年近半百,还能把匈奴打残,这辈子死而无憾了。”

三郎脸色微变“明天就是新年,舅公别说死呀死的。舅公勤加锻炼,饮食合理,六十岁也能领兵打仗。”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卫青笑着说。

三郎很想问,你知道按照历史,你四年前就死了吗?怕吓着卫青,三郎嗤一声,“舅公是不是忘了我会医术?”

卫青哑了。

大郎忍不住笑了,“舅公,今天是除夕,别说丧气话。我们何时能到长安?”

“年后不下雪也不下雨,正月二十前能到家。”卫青道。

正月三十日,休沐日,天气极好,早饭后二郎就领着四郎出去。史瑶和太子送他们出门,叮嘱四郎别调皮。太子刚到廊檐下,一直大鸟冲向太子,太子下意识抓住史瑶往后躲,看清是一只鹰,忽然停下,“这只白鹰不是——”猛然睁大眼,“三郎回来了?!”

“阿兄在哪儿?”四郎转身问。

太子“在,在,阿瑶,三郎此时一定离长安不远了,我——”

“别急。”史瑶算着时间,两个儿子该回来了,看到鹰腿上光秃秃的,史瑶也很激动,见太子喜不自胜,她反而不激动,还想笑太子,“殿下,舅父回来一定会令人进宫禀报,三郎养的鹰比马儿跑的快,前来向父皇禀报的士兵此时极有可能还未进城,殿下应该向父皇禀告。”

四郎伸手抓住史瑶的衣裳“母亲,是不是大兄回来了?”

“是呀。”史瑶抱起四郎,“二郎,别去东市,随你父亲一起去接大郎和三郎。”

二郎想也没想“这是当然。母亲去吗?”

“我不适合去。”史瑶道,“殿下快去换身衣裳,“你俩也去换身衣裳。”说着把四郎递给内侍,令他抱四郎去永寿殿。

天气冷,每天早上给四郎穿衣裳都像要他的命。今日四郎听到去接大郎和三郎,到卧室里就打开衣柜,把他喜欢的衣裳都翻出来。摸摸这件,看看那件,二郎都换好了,小孩还皱着眉头纠结。

“怎么了?四郎。”二郎问道。

四郎“我都想穿。”指着节后史瑶令绣工给他做的新衣。

“穿给大兄和三郎看?”二郎问。

四郎点点小脑袋“是呀,是呀。阿兄,我为什么没有好多个我啊。”

“因为我也没有好多个我。”二郎也不问他,找一件黑色直裾给他套上,“大兄和三郎也没好多个我。咱们穿一样——”

四郎推开他的手,“我不要和阿兄穿一样。”

“你要穿什么样的?”二郎问。

四郎看来侍从,又看看二郎,都是黑色的衣裳,翻出一见正红色,“我要穿这个。和你不一样,大兄、阿兄看得见我。”

“帽子呢?”天气虽好,外面也冷,二郎道,“帽子没有红色的,戴这个黑色的好不好?”

四郎摇摇头“不好。”打开放帽子的柜子,拿出一顶红色镶金边,正中间还有金色“王”字虎头帽,“我要戴这个。”

“这个是你两岁时戴的。”史瑶想着给孩子留个纪念,就把几个儿子最喜欢的衣帽留下来,四郎自然也不例外。二郎道,“你现在戴不上去了。”

四郎“可以,可以戴的。”使劲套脑袋上,“阿兄,给我换衣裳吧。”

“红色衣裳和红色帽子?”二郎揉揉额角,无力地说,“你怎么不再穿一双红色的靴啊。”

四郎忙问“我有红色的靴?在哪儿?”

第134章少年英雄

二郎呼吸停了一下,颇为头疼“没有红靴。”

“没有?”四郎好生失望,“我要叫母亲给我做红色的靴。”

二郎抓住他的胳膊“我见到母亲就告诉她,你别乱动,我给你穿衣裳。”

四郎张开双臂,二郎把他身上的衣裳扒掉换上红色的,本以为会很难看,上上下下看一番,“还行。”

“还行?”四郎皱着小眉头,“好看还是不好看啊?”

二郎总感觉他说不好看,四郎会继续翻找衣裳,“很好看。大兄和三郎一眼就能找到四郎。”

“我们走吧。”四郎把手递给二郎。

二郎怕太子等急了,令侍从抱着二郎。

太子等得是有点急,正打算进去喊他俩,二郎出来了,“怎么这么——四郎戴的什么?!”

“他小时候的帽子。”二郎道,“孩儿不让他戴,他一定要戴。”

四郎很怕太子让他拿掉,抢先道“我就要戴,就要戴。”

太子好笑“我也没说不让你戴。现在可以去宣室了吗?”

四郎小脸微红,扭扭捏捏道“可以的。”

父子三人甫一到宣室,刘彻就忍不住问,“四郎,你戴的什么东西?”

“虎头帽啊。”四郎行礼后跑向刘彻,“祖父,我好看吗?”

刘彻看向太子,太子苦笑。刘彻转向二郎,二郎叹气。刘彻扶额,“四郎,这个帽子是小孩戴的。”

“我小啊。”四郎道。

刘彻噎了一下,“你不小,五岁了。”

“五岁也小。”四郎转向二郎,“阿兄,我小不小?”

二郎笑道“跟我比你很小。”

“祖父听见了吧?”四郎没容刘彻开口就说,“祖父,我们去接大兄和三阿兄吧。”

刘彻没听懂,看向太子。太子把他的猜测告诉刘彻。此时有用鸽子传信,有用大雁传信,刘彻再次听到太子提到鹰也没怀疑,在太子说完就回卧室换衣裳。然而,出了宣室,刘彻就感觉到所有禁卫都偷偷看四郎。

刘彻打量一番抓着二郎的手,欢天喜地的四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这孩子啊。

两万骑兵凯旋而归无需皇帝亲迎,领兵之人是大将军,两名监军是皇孙,这支军队就不一样了。大军出发前,除了帝后和太子一家,连平阳长公主也不知道大郎和三郎随军出征。

大军出发后,百姓听说两个小皇孙也跟过去,没人说皇家胡闹,因为汉军要面对的是匈奴。一着不慎便会全军覆没。百姓纷纷说皇帝打仗打疯了,连自己的亲孙子都不放过。以致于大军刚到长安地界,老百姓就奔走相告,大将军回来了,两位皇孙回来了。

刘彻乘车抵达城外,碰到振威将军。振威将军很是纳闷,他还没入宫,皇上怎么就知道他们回来了?随即想到三郎的鹰,振威将军想明白又回去禀告卫青,皇上到了。

驰道两旁全是附近百姓,禁卫开道,刘彻下车,大郎纳闷了“祖父身边是什么东西?”

卫青也下马了,正领着大郎和三郎往刘彻走去,听到大郎的话看过去,“什么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