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我家个个是皇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0

分卷阅读210

    里那些东西一天能卖完,父亲的门客明天去找前往西域的商人,他们看到桌椅板凳这么好卖,一定会帮你卖的。”

大郎:“卖掉就能得三成利,哪怕不好卖,那些商人也会运到西域试试。毕竟这次去的商人多,货物多,以防不好卖,自然有不少人希望淘几样新奇的东西运过去。”

“说到去西域的人,我突然想到一件事。”三郎又觉得不大可能,“没事,刚才想错了。”

大郎不信他:“真没事?”

“没事。”三郎道,“看也看过了,咱们回去?”

二郎回头看一眼,只能看到人头,看不到木器,犹豫片刻,点点头同意回去。

马车停在西市外,从外面走进来又从里面走出去,上了马车,四郎就有些犯困,走到一半四郎就睡着了。到长秋殿,四郎已进入熟睡状态,大郎捏捏他的小脸,他都没反应。

史瑶接过四郎把他放小床上就问:“如何?”

“挺好的。”三郎往四周看了看,见太子不在,小声问,“母亲,西域有番薯、洋芋和玉米吗?”

史瑶:“没有。”

“母亲如此肯定?”三郎见她都没经过思考,“母亲怎么知道?”

史瑶:“我看美食,美食书上写的,这几样都在海岛上。”

“东南海岛上?”大郎很好奇。

史瑶回想一下,“从南海出发往东南行驶,会碰到一片像南海岛那么大的地方,那个岛上有这三种东西。不过,二郎做的船再好也走不到那里。”

“为何?”二郎问。

史瑶:“炼铁工艺不行,做的船不牢固,走不了那么远。”

“多炼铁呢?”大郎问。

史瑶:“我们都不懂炼铁,铁匠慢慢摸索,他们弄出来的铁器,谁也说不准能用多久,你们就别想这事了。”

“现在的船能从东海到南海已经很好了。”三郎说着,看到大门推开,“父亲回来了。今天休沐日,父亲出去做什么?”

史瑶:“和你祖父商议养鸡养鸭的事。”

“商,等一下,母亲,父亲早些天就说过,父亲和祖父说了。”三郎问,“祖父当时没同意?”

第110章热热闹闹

三郎声音不低,太子在院里就听到了,走到殿内才说,“当时是没同意。”

“这么说来现在同意了?”史瑶问。

太子微微颔首:“孤提醒父皇今年这边雨水少,父皇使人下去查,查到有些地方出现洪涝,这边今年雨水比去年少许多,天不正常,父皇还是不信会发生蝗灾。”

“那怎么又同意了啊,父亲。”二郎歪着头问太子。

太子摸摸他的头,“有一次晚上我和你母亲闲聊,你母亲说她家乡的人都在山边养鸡养鸭,鸡吃虫鸭吃草,偶尔喂一些野菜。我问你祖父为什么不下令让百姓养鸡养鸭,你祖父说如果今年没闹蝗灾,命百姓养鸡养鸭,百姓会抱怨朝廷。

“我知道乡里有不少穷人,但大部分人都能养得起鸡和鸭,即便没蝗灾,百姓也没什么损失,鸡鸭可以换物。我不明白就这样说了,你祖父就说,养鸡养鸭不用粮食?

“那时我才知道你祖父担心什么,我把你母亲的话说给你祖父听,又说平原地区可以用野菜养鸡养鸭,东南地区可以把鸭子赶在水里,让他们自己找鱼虾吃。你祖父听我说完才同意。”

“不是今天吧?”三郎问。

太子:“不是。今天是和众臣商议此事。我回来之前,你祖父已命御史大夫儿宽草拟诏书,不出半个月就会传到各地。”说着话想到一件事,“二郎,你的木器店如何?”

“挺好的。”三郎替二郎说,“不过,买的人大多图个新奇。”

二郎看向三郎:“我怎么没看出来?”

“因为你只顾得高兴。”大郎道。

三郎笑着问:“阿兄很想靠卖家具赚钱?”

“我没想过啊。”二郎道,“我只是想开个木器店。”

太子:“木器店是想自己打理,还是让别人打理?”

“孩儿想自己管着。”二郎道,“孩儿希望店里所有东西都是孩儿自己做的。”

太子看向史瑶,你怎么看?

“你自己平日里做的先放在宫里,等你十六岁出去住了,也赚够开店和买好木材的钱,就在东市买间铺子。”史瑶问,“可以吧?”

二郎很高兴:“谢谢母亲,也谢谢父亲。”

史瑶笑笑,就叫他们去洗手,随后问太子:“他仨都十岁了,父皇怎么还不封他们为王?”

“孤是太子,封他仨为王?你真敢想。”太子道,“此话以后休要再说。”

史瑶反问:“为何?父皇如果活到七老八十,殿下登基时四五十岁了,他们都二三十岁了,还住在宫里?”

这话把太子问住了。刘邦驾崩时,刘盈十六岁,住在东宫的他还没子嗣。文帝刘恒是从代国搬过来的,文帝病逝时,刘启的孩子还小,小到刘彻还没出生。所以皇家从未考虑过封太子的儿子。

不封王,让二十来岁又不是太孙的三胞胎住在宫里也不像话,封王又没先例。太子头痛,“此事还早,等他们二十岁,孤再问父皇。”

“孩儿想一直住在宫里陪父亲和母亲。”三郎道。

太子笑道:“这可不成,你以后要有自己的家,自己的小孩。”

“殿下,他哄你开心呢。”史瑶看到翟砚过来,“何事?”

翟砚:“厨子说太子妃吩咐他做的炒面好了,再不吃就变味了。”

“那就端上来吧。”史瑶道,“咱们也去洗手,殿下。”

太子随口问:“今天的面用什么炒的?”

“今天的面比较特别。”史瑶道,“是用米做的。”

大郎好奇道:“米面还可以炒着吃?”

“没吃过吧。”史瑶笑道,“rou丝和鸡蛋先入锅炒,炒到rou变色放粗米面,然后放青小豆芽、虾和青菜,最后撒上葱花,比炒麦面还要好吃。”

太子第一次听史瑶说这么详细,试探着说:“你家乡的美食?”

“是呀。”史瑶也没瞒着,“妾身家乡人特别喜欢吃,就像关中人喜欢吃面食。”

大郎、二郎和三郎以前都吃过米面,都没吃过炒米面,对此很好奇。面端上来,兄弟三人不约而同地先夹米面。

米面中夹着豆芽、鸡蛋和一点rou丝,面的劲道配上鲜脆的豆芽,还有炒鸡蛋和rou丝,上辈子和这辈子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兄弟三人依然忍不住咽口口水。

太子吃不惯,“这个面没味。”

“米做的东西是很难入味。”史瑶道,“殿下不想吃给他仨吃,再给他仨两碗米面,他们也能吃完。”

三郎停下箸,极为认真道:“母亲,孩儿并不是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