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我家个个是皇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4

分卷阅读174

    得罪苏文被赶去膳房劈柴的宦者,在得知太子妃想整治苏文,那个宦者的同乡今日在苏文收拾皇上的玉器时伸腿绊了苏文一下。苏文踉跄了一下,手里的玉器就掉了。”

“这么简单?”史瑶挑眉,明显不信,“他们以前为何没这样做?”

蓝棋:“苏文很得皇上喜爱,他们不敢得罪苏文。现在婢子同他说,如果苏文敢报复他,三位皇孙会帮他。太子妃,三位皇孙会帮他吗?”

“会的。”史瑶笑道,“我知道苏文此人就是三个孩子告诉我的。”

蓝棋道:“太子妃,接下来呢?”

“再给苏文找点事。”史瑶道,“无需要他的命,只要他不能在宣室当差就行了。”

蓝棋:“这样一来,过两年苏文还会回到宣室。”

“他有如此能耐?”史瑶忙问。

蓝棋:“太子妃忘了苏方?”

史瑶眉头紧锁,道:“我如果对母后说,苏文是个小人,母后会因此把苏方赶去永巷吗?”

“婢子觉得不会。”蓝棋道,“三位皇孙不喜苏文,但苏文没在皇上面前说过东宫的不是。皇后反而会认为太子妃小人之心。如果苏方在皇后面前胡说一通……”

史瑶猛然看向蓝棋:“除夕家宴上的事你看到了?”

“婢子没看到。”蓝棋抿嘴笑道,“婢子听闵画说的。除夕那日闵画当值,随太子妃去未央宫,闵画说她只要一抬头总能看到苏方看她。”

史瑶叹气道:“你说说那个苏方,身为椒房殿女官,哪怕嫁不到王侯将相之家,也能嫁个模样身世都不错的禁卫,为何盯着太子不放啊。”

“想当李夫人啊。”蓝棋想说皇后,继而一想她主子不是无子无女的陈废后,“奴婢听说皇上封李夫人的长兄李广利为将军,有意让他带兵出征。”

史瑶大惊:“你听谁说的?”

蓝棋的脸一下红了。

史瑶张了张嘴,不可置信道:“你,你未来的夫婿?不会也是个禁卫吧?”

“是的。”蓝棋更加不好意思,头恨不得缩进脖子里面,“阮书和婢子说的。”

史瑶:“你喜欢的那个男人是阮书的夫婿的好友?”蓝棋点点头。史瑶又问,“他何时告诉你的?”

“三天前,婢子歇息,听说他晚上当值,就求厨子做点饼给他送过去。”蓝棋道,“婢子和他聊天时,他把当天发生的事当成趣事讲给婢子听,就说到了李夫人的长兄。”

史瑶深吸一口气,道:“这事我知道了,苏文那边你盯着点,大郎他们回来,让他们立刻来见我。”

“李广利将军有问题?”蓝棋见史瑶很重视,小声问,“婢子再让他打听打听?”

史瑶:“不用了。李广利的事你们别管,权当不知。下去吧。”

“诺。”蓝棋关上门就去找和苏方有仇的宦者。回来看到三个小主子在路上打打闹闹,便疾步走过去,提醒他们史瑶等他们很久了。

二郎到椒房殿见门关着,伸手就推门。大郎抓住他,敲敲门,问:“母亲在里面吗?”

“进来吧。”史瑶的声音传出来。

二郎瞥他一眼,嫌弃道,“你真麻烦。”

“你不麻烦,你只是不长脑子。”大郎道。

二郎很生气,“你才不长脑子。”

三郎勾住他的脖子,笑嘻嘻说,“大郎是怕父亲在里面,我们看到不该看的。”

“就你想得多。”史瑶瞪一眼大郎,屏退左右,见大郎关门,忙说,“别关,透透气,咱们待会儿用饭。”

三郎走到史瑶身边坐下,“母亲有话对孩儿说?”说着话看向史瑶的肚子,“四郎有消息了?”

史瑶手一抖,壶里的水撒的到处都是,瞪着眼睛看着三郎,“再让我听到‘四郎’两个字我揍你。”

“那母亲找孩儿何事?”大郎仔细想想,感觉除了他四弟的事,没旁的事了。

史瑶哼一声,慢悠悠道:“你们的祖父封李广利为将军。”

“贰师将军?”大郎和三郎异口同声问道。

史瑶:“不是。”停顿一下,又说,“无论是不是,你祖父都不可能无缘无故封他将军。”

“母亲猜到祖父为何封他?”二郎问。

史瑶看向大郎和三郎,“我不知道,你兄弟知道。”

“为何?”二郎忙问,“李广利比舅公还厉害吗?”

第89章母子合计

三郎笑道:“正是不如舅公厉害,祖父才封他为将军。”

“是这样吗?”二郎问。

史瑶:“你们的祖父啊,防着你们舅公呢。”

“舅公,舅公没干什么啊。”二郎仔细想想,“不结党,不营私,也没干过党同伐异之事,对祖父很是恭敬,祖父有何不满?孩儿以前有个像舅公这样的将军,不准孩儿碰木头,孩儿都愿意。”

大郎白了他一眼,嘲讽道:“那是你,不是祖父。”

“大郎别说这么直接。”史瑶笑道,“二郎,你祖父相信你舅公对他忠心不二,也别忘了你祖父也是人,还是一个皇帝。帝王讲究文武制衡,不会也不可能放任一家独大。

“现在的情况是卫家独大。你祖父不为自己着想,为了你父亲登基后,不受外戚的掣肘,你祖父也会再扶持一家和卫家抗衡。这就是制衡之术。三郎,我没说错吧?”

三郎笑了,“母亲英明。”

“那你俩刚才听到李广利,为何脸色都变了?”二郎问道。

大郎:“三郎清楚,让三郎说。”

“李广利第一次出征,攻伐大宛,祖父给他几千骑兵和郡国那些膏粱子弟组成的兵,有好几万人,他带领这些人走一两年,连大宛国的城池都没看到又原路返回。”三郎道,“等他回到敦煌,几万人还剩不足十分之一。你说能让这种人领兵吗?”

史瑶好奇道:“你祖父没罚他?”

“没让他入关。”三郎道,“后来祖父又给他六万兵,三万匹马,牛十万头,其他东西全部备齐,命李广利去征讨大宛,到了大宛城下,李广利又是威胁又是诱哄,才弄到大宛的马。”

二郎睁大眼,不敢相信,“我的天呢。这么多人马,让我去也能把大宛的马弄来。”

“别说你了,将军换成狗,大宛也能打下来。”大郎轻蔑地说道。

三郎好笑,“别说这么难听。”

“我说错了?”大郎反问。

二郎:“所以你俩很怕祖父派李广利出征?”

“也不全是因为李广利是个废物。”三郎道,“大宛离我们这里远,想要那边的马无需亲自动他们,把大宛周围的小国打下来,逼臣民去大宛,大宛百姓自然会逼大宛的王把马交出来。”

史瑶:“我觉得没必要去大宛找马。匈奴人的马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