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我家个个是皇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

分卷阅读32

    卫青眉心一跳,放下箸,道,“何以见得?”

史瑶下意识看向太子。

太子:“舅父不是外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殿下以前跟我讲过朝中大事,我也问过宫女和宦官宫里的事,对朝廷内务的事也算了解。”史瑶道,“如今刘姓诸王的权势大大削弱,可他们依然有自己的封地,想弄点事出来依然很容易。如果他们都留在长安,府里有点风吹草动,即便殿下不知道,也瞒不过父皇。”

卫青盯着史瑶,皱眉道,“这些是你自己想的?”史瑶点头,卫青又说,“那你是否想过,如果他们某些地方比据儿出众,又和皇上朝夕相对,皇上极有可能——”

史瑶打断他的话,“舅父说的那种事不会出现。殿下是父皇的嫡长子,这一点他们越不过去。父皇很尊重母后,而齐王的母亲王夫人已走多年,燕王和广陵王的母亲李姬不受宠,哪怕殿下做错事,不到万不得已,父皇都不会立他们。还有一点,他们都没有一个大将军舅父。”

卫青笑了,“我这个大将军是皇上封的。”

“舅父忠于父皇,我知道。”史瑶笑道,“如果齐王和殿下发生争执,舅父向着谁?”

卫青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据儿。”

“这一点就够了,舅父。”史瑶看向太子,“我这么说也是有私心。”

太子挑挑眉,盯着史瑶,道,“有何私心?”

“殿下也看出来了,大郎和三郎聪慧。”史瑶道,“他们兄弟不分伯仲,太孙只有一个。大郎和三郎都是嫡子,大郎占长,也只比三郎早出来半个时辰。如果父皇立大郎为太孙,把三郎封到燕国那边,三郎不服,两兄弟极有可能兵戎相见。

“大郎不如三郎,父皇认为三郎更适合当人主,封三郎为太孙,大郎面上臣服,心里不服,兄弟俩以后依然会兵戎相见。留他们在长安,妾身和殿下时常劝劝三郎或大郎,而他们又没机会养亲兵,待咱们百年之后,其中一人想反也不敢反。”

史瑶居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太子很是意外,这个女人还是他认识的史瑶吗?魂魄不会又被别的鬼给换了吧?

“舅父怎么看?”太子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就转向卫青。

卫青仔细想想:“留在长安有留在长安的好处,就国有就国的好处,不过留在长安比就国好。在你和皇上眼皮底下,他们脸色不对都无法瞒过你和皇上。”

“这么说来舅父也觉得阿瑶说得对?”太子更加意外,他以为卫青会持反对意见。

卫青看一眼史瑶,转向太子,“早年高祖皇帝也不想封诸侯王,诸侯王手中有兵,高祖封异姓为候,同姓为王,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点我知道。”经卫青提醒,太子想起来,也想到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和早几年发生的淮南王谋反。如果把这些王拘在长安,想谋反确实没有在封地容易,“那是等他们来了,我跟父皇说把他们留在长安,还是过几日我带着三个孩子去宣室殿的时候就说?”

卫青想一想,说,“皇上平日没少赞太子妃是有福之人,过几日你先说太子妃舍不得三个皇孙。以后再说齐王的事。”

“据儿知道了。”卫青担心齐王、燕王留在长安城和刘彻朝夕相处,感情深了,刘彻可能改立太子,太子认为卫青想多了。不过卫青和史瑶有一点说得对,把敌对者放在眼皮底下,想做忤逆之事恐怕也只能在梦里想想,“我会好好想想该怎么和父皇说。”

卫青:“记住别提国事,只讲家事。”

“谢谢舅父提点。”卫青提到三个孩子,太子刘据就已经知道该从哪方面入手。

卫青微微一笑,刘据顿时觉得不好,就听到,“谢我是不是应当有点诚意?我也不要别的,那个铁锅给我好了。”

第21章太子妃聪慧

太子呼吸一窒,张了张嘴,苦着脸道,“舅父,我这里只有一口铁锅。”

“一口铁锅?”卫青凉凉道,“那还真可惜。”可惜他的表情一点也不可惜,“你不给我,你也不能再用了,过几日送去未央宫。”

太子想也没想,道,“为何?给父皇的铁锅还没做好呢。”

“我说的是你们现在用的这个。”卫青睨了他一眼,“假如大郎得一口铁锅,做菜十分美味,自己用了几个月才想到孝敬你这个父亲,你会怎么想?”

史瑶脱口道:“揍他!”

“噗!”卫青笑喷。

你给我闭嘴!太子瞪一眼史瑶,随即转向卫青,“舅父,父皇知道了也不会怪我。”

“皇上不会怪你,也不会很高兴。”卫青认真道,“你把长秋殿里唯一的铁锅送给皇上,再奉上食单,皇上每次吃到铁锅做出的美味都会想起你的孝心。”

史瑶:“舅父所言极是。殿下送铁锅的时候记得跟父皇说,殿下用了几日,确定铁锅做出的饭菜对人体无害,才敢把锅孝敬给父皇。”

卫青抬头看一眼史瑶,很是意外。随即转向太子,见他一脸无奈,卫青不禁摇头笑了笑,皇上对太子有多好,卫青看在眼里,让太子跟皇上耍心机,确实难为他了。不过卫青什么也没说,太子妃会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

饭后,太子送卫青回去。一到殿外,卫青就对太子说,“你的这个太子妃不错。”

“因为她今日说的那番话吗?舅父。”太子问。

卫青微微颔首,望着湛蓝的天空,长叹一口气,“是呀。”顿了顿,说,“鲁地和长安风俗不同,史家女以前也没来过长安,对宫里的事一无所知,我先前还担心史家女无法胜任太子妃,没想到她是个极为聪慧的女子。”

“她一点也不聪明。”太子嘀咕道。

卫青扭头看向太子,“不聪明?”以为自己听错了。

“咳,我教她习,她是今日学,明日忘。”太子想起最初教史瑶的那段日子,不由自主地露出嫌弃的表情,“再也没见过比她更笨的人了。”

卫青笑了,说,“据儿,聪明分很多样。比如司马相如,擅作赋,让他带兵打仗,他都不如我身边的侍从。还有那个主父偃,此人极为有才,可他不会做人也不会为官,最终丢了性命。”停顿一下,又说,“据儿,太子妃哪怕连自己的名都不会写,她能在你犯错时提醒你,在你遇到困难时替你分忧,还知道该如何让皇上更喜欢你这个太子,就是一个难得的贤妻。”

“她,她是挺会讨巧卖乖。”太子小声嘀咕道,“每次做错事,我还没开口,她就一脸怕的要死的样子。我不好训她,提醒她以后别犯了,她下次还犯。我,我有时候气得都想打她。”

卫青摇头失笑,拍拍他胳膊,笑道,“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