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女配养娃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3

分卷阅读113

    阿姨你们今晚都聊了什么。”

应如是哽咽着把今晚的聊天内容告诉了阿姨,待她说完,电话沉默两秒,而后是应新君mama长长的叹息,说了一句,“应新君没有得艾滋。”

应如是眼泪瞬间止住,呼吸心跳也屏住,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希望阿姨说的是真的。

她嗓子干涩,问:“阿姨,你什么意思?”难道应新君连自己得没得艾滋都会搞错?

虽然阿姨也是医生,心理医生,但儿科医生应新君的话更可靠。毕竟阿姨专治心理上疾病,也许不太了解生理上疾病?

这个念头在应如是脑海里一闪而过,但她更希望阿姨说的是真的,打破砂锅问到底,“阿姨,应新君到底得没得艾滋?为什么你说她没得艾滋?她在国外做志愿到底发生了什么?”

面对应如是一连串炮轰,应新君mama缓缓道来。

傍晚在饭店里应新君没有撒谎,她的确去了艾滋村,也的确因为过于关爱小女孩而引发对方不理智行为。

但应新君得艾滋病是假。

想想看,一个医疗团队去艾滋村,难道一点准备也没有?眼睁睁看着团队里一名医生感染艾滋病?

笑话。

先不提扎针感染概率问题,就说为了艾滋病暴露后预防使用了七十二小时艾滋病阻断药,应新君感染hiv的概率就降到极低。

除非老天爷特意要折磨应新君,还真没那么容易感染上hiv。

而且暴露于hiv到感染到确诊还得有段时间,应新君说她已经得了艾滋病着实假话。

应如是听完阿姨的话简直想跳起来,事实上她也跳了,甚至冲出卧室冲到闷sao原和大宝贝面前,一人给了一个猝不及防的亲吻,又跳着回卧室。

徒留沙发上莫名其妙但觉得很好玩咯咯笑的大宝贝,和勾唇笑一脸宠溺的原戚生。

应如是回到卧室里打圈圈,放眼望去觉得屋子很整洁,墙很白净,床头的一对枕头也如此可爱。

“阿姨我好高兴啊。”她不断重复这句话。

应新君mama被应如是感染,笑了笑。

等应如是情绪终于平复下来,智商上线,她问:“那应新君为什么说她得艾滋病?”

为什么要骗她?还有阿姨家当时的哭声又是为什么?这不是没事吗?

虽然因为那个小女孩,连累应新君不得不吃四周的药,让人气愤。

应新君mama叹气,说出应新君隐藏的事实。

当时小女孩的行为一经发现,众人立马隔离小女孩和应新君,一个接受心理治疗,一个接受艾滋病的暴露后治疗。

然小孩本就心理不成熟,又成长在教育匮乏地区,心理医生的诱导和暗示治疗能不能听懂都是个问题。

等应新君要回国接受系统治疗,在医疗资源先进地区面对艾滋病阻断药的毒副作用,小女孩又惹事了。

小女孩自杀了,在应新君返回的当天上午。

谁都想不到这孩子对应新君有这么大依赖,她是偷偷用衣服将自己绞.死的,手里还握着应新君送的梳子,身旁墙壁上是扭扭歪歪鲜血拼写的字母——我要mama。

整个艾滋村轰动,小女孩父亲抱着小女孩尸体来到准备启程的车子前,拦着应新君不让她回,要她偿命、赔钱。

当初给小女孩心理辅导的男医生更是被村民们撸袖子威吓。

战胜智慧的唯一工具就是愚昧,一群好心好意来做志愿的医生们就这么被纠缠上了。

当然也有懂道理的村民,帮医生们联系当地政府,这才从村子里出来。

“……应新君发生了创伤后应激反应,最开始小女孩试图感染她时她就有了心理问题倾向,后来小女孩自杀更是加重她的问题,如今她处于对创伤事件的否认阶段,不承认小女孩自杀事实,同时幻想自己得了艾滋病,开启心理防御机制,寻求安慰。”

并且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应新君mama没有说的是艾滋病阻断药本身毒副作用就会使人易感抑郁,一边是副作用,一边是创伤后应激反应,应新君的心理治疗开展极其艰难。

尤其听完应如是的陈述,应新君mama发现女儿有人格障碍的倾向,因为应如是不是应新君第一个告知她得艾滋病的人。

这种频繁使用投射性认同的防御机制,着实是一个危险警示。

应新君mama心累,又想到家里一群抢着分家产的亲戚,眼神凌厉,打起精神,“如是你不用担心,阿姨家好歹是医生世家,应新君的心理问题肯定会治好,hiv也不会感染上,只是阿姨拜托你一件事——”

“什么?”应如是快问,她一定会做到。

“暂时不要让应新君接触到大宝贝,如今她的心理情况复杂,等稳定后再让她和大宝贝接触。”应新君mama担心女儿接触大宝贝会干扰心理治疗,毕竟大宝贝也是女儿的干女儿。

更何况自从那件事发生以后,女儿似乎连正常小女生都不能从容面对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家里的一群亲戚才会找上门来,一边假兮兮哭诉着侄女碰上这破事,一边认定应新君以后没法干儿科了,既然做不了医生那家族合资开的医院股份也没他们家事了,毕竟应新君是独生女,独生女没法做医生,占着医院股份不大好,他们愿意买下来。

应新君mama想到这里就来气,身为亲人又是医生的他们竟不盼着女儿好,道德心在哪里?

“好。”应如是当即答应,没有什么比应新君健康更重要的了。

应新君mama又说了几句,电话结束。

放下电话的应如是心情沉重,一边庆幸好友没有真正染上可怕的艾滋病,一边担忧好友的心理问题。

应新君从来是个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人,不然她也不会成为儿科医生,待在这个一次需要面对儿童和家长多位“患者”的科室;也不会成为大宝贝干妈,仅仅是担心年轻的应如是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甚至还让大宝贝牵进她家户口本;还是无国际医生……

应如是可以想象到这次事件对好友的打击,想象到好友心理负担有多大。

她有点讨厌那个小女孩了,哪怕对方是个艾滋病患者,是个没能接受教育的可怜小孩。

她死了,却把痛苦留给别人。

应如是讨厌她。

应如是表情蔫蔫,推开门。

大宝贝此刻正要回房睡觉,看见是是出屋很开心,她扑进是是怀里,笑嘻嘻道:“是是你刚才和谁打电话呀?怎么突然出来亲我和爸爸呀?”

原戚生注意到应如是的表情,眯眼。

应如是扯嘴角笑笑,摸摸大宝贝头,撒谎,“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

不告诉大宝贝是亲外婆是怕大宝贝问她应新君的事,本一回家大宝贝问她亲妈怎么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