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将军总被欺负哭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2

分卷阅读152

    ,他占据了丰都周围诸城,甚至不需要我们提供粮草,就可独立向韩全林开战。”

“主公,我知道您信赖墨将军,但作为一国之君,是不能将国家的命运仅仅依托在信赖二字上的。”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程千叶看着张馥,“我会认真考虑你说的话。但我心中有我的决断,也请你相信我的判断。”

张馥不再言语,低头告退。

程千叶叹了口气,摸出墨桥生夹带在战报中寄给她的一封私信,慢慢拆开,一点点的读了起来。

那端端正正的字迹,记录了前线生活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流露着写信之人含蓄的相思之意。

在信的末尾,极细小的写了一行字,算是回复了程千叶上一封私信的那些话:

只要主公喜欢,便是弄疼我也……无妨。

程千叶一下咬住了嘴唇:这家伙竟然学会勾人了。

管他什么封无可封,等他封无可封之时,我就把公主嫁给他。

作者有话要说:

另外看到有小可爱在讨论杨盛的问题,

不是说桥生如果造反士兵就一定会全部跟着他造反,像是程千叶这种比较得人心的君主,底下将军如果造反要承担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但是作为君主肯定不会放心这样一个手握重兵,带着部队自给自足,一圈打下来的地盘快赶上国土的大将军。杨盛作为桥生的亲信,肯定是从桥生的角度来考虑,毕竟这关乎桥生的性命,而对主公没有什么真正的威胁。

我感觉如果不是主公对桥生有足够信赖,桥生的下场应该就和韩信类似。

第104章

转眼又到了秋季,

秋季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没有天子约束的诸侯们似乎也觉得到了该收获的时候,纷纷脱下了冠在自己头上多年的爵位,开始自立为王了起来。

先是齐地的华宇直自封胶东王。

与他相邻的吕宋不甘落后,随即自立为常山王。

此后楚王自封为楚安王,卫国、宋国、鲁国的国君也各种称王。

便连在汉阳被晋国大将军墨桥生接连击败,已被围困在国都南郑数月的韩全林,也给自己封了一个汉王,以图在彻底落败之前过一把称王的瘾。

只有这两年风头正劲的晋国,倒是不紧不慢,还不曾有动静。

这个时候的晋国都城汴京。治栗内使肖瑾出了城走了五里地,才在一处农田的地头上找到了他的主公。

晋越侯程千叶正和大司空崔佑鱼并排蹲在田埂上,看着在新修的水利工程灌溉下肥沃起来的土壤。

二人身后齐刷刷的站着程凤,夏菲及一众侍卫。

他们无奈的看着自己那金尊玉贵的主公,正豪无形象陪着那个崔疯子摸泥巴,弄得满手泥。

平日里在朝堂上寡言少语的崔佑鱼,此刻正蹲在主公身边夸夸其谈:“如今我们已经引济水灌溉汴州一带,利用河水的灌溉冲洗,使得汴京附近含过多盐碱的土地变成肥沃的良田。据臣了解,今年百姓的亩产比往年又增加了不少。”

程千叶用带着泥的手摸了摸下巴:“但是我听说胶东地区都在种冬小麦,今兹美禾,来兹美麦,一年能两熟。我们的这很多土地却还需要轮流休耕,这样我们两百亩田还比不上他们一百亩的收成,吃亏了啊。”

崔佑鱼在水利建筑上十分专业,于农事也属于一窍不通的类型,一时被问得愣住了。

肖瑾上前行了个礼:“主公叫臣等好找,明日是主公建制大典,主公何以还在此地。”

程千叶站了起来,就着碧云和小秋端上前的水盆,洗了洗手:“不就是换个称呼吗?明日去走个形式就好。又不是说你称个王,就真的成为天下共主了。”

她嘴上这么说,还是扯了扯衣襟随着肖瑾往回走。

“肖大人,我刚刚问的问题你知道吗?为什么我国的土地不能一年两熟制?”

肖瑾不好意思的道:“臣惭愧,臣虽为治栗内使,为主公总管全国谷租税,盐铁钱。但于农事上却不精通。”

程千叶摆摆手:“这怎么能怪你,你出身世家,后随我从军,怎么可能通农事。治栗内使之职总管全国财政,十分要紧。你性格严谨又是我十分信任之人,已是担任这个职位最为合适的人。”

肖瑾心中很是感动,他开口道:“因土壤不同,在我晋国北部绛城一带只宜种麦、豆二物而已。到了汴京这里,宜种黍、稷、麦、梁,已是好了很多。我听闻也只有宋卫两国,及胶东王华宇直的国土内,因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才普及了一年两熟之技。”

程千叶喃喃自语:“方才也问了数名老农夫,汴京这里的土壤确实肥沃了不少,之所以没能今兹美禾,来兹美麦,估计还是我们没有组织人手来系统的推广农业技术。等农民们自发的都学会了,那得要多少年?”

肖瑾有些吃惊,在这个各国都急着扩张领土,厉兵秣马的时候。没想到他的主公却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农业生产之上。

说实在,因为他出生军事世家,难免对处于底层百姓的生活下意思的有些忽略。

但这位本应该养在深宫之中,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叶公主,却在一开始坐上主公的位置之时,就十分的注重改善底层人民的民生。

她修建水利,是为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出更役制度,使得新兵在正式参战之前得到一定的训练,为的是减少新兵在战场上的死亡。她甚至为了鼓舞士气,给那些奴隶争取了恢复自由之身的机会,排除众异设立了军功授爵制。

同时晋国在这段时日内,有了严谨的法律和系统的官员考核制度,让生活在晋国的百姓一日比一日安心。

现在全国在推广郡学,开大考选拔人才。

这会她又开始想着普及农业知识。

也许千叶公主真的是一个天生的王者。

肖瑾是一步步看着她从诚惶诚恐,消极回避的初期,迅速成长为如今这位成熟而稳重,深谋而远虑的明君。

就是她了,我们晋国再也找不出更为睿智的君主。

即使她身为女子,我肖瑾也愿为之誓死追随。

肖瑾在心中想。

也许,我有这个荣幸,亲眼见证我们大晋兴新而起,称霸天下。

伴随着丰收的喜悦,晋国的民众听到了自己的主君封王的消息。

这一年,晋国国君程千羽成为晋国的第一位君王,年号天启。

天启元年。

晋国的首都汴京举行了全国第一次大考,因为是首次,参与考核的人数不多,只有不到两百人。

考官们将成绩分成上中下三等,再将名单和试卷呈递程千叶案前。

程千叶在许妃和程鹏所居的建章殿内,歪在一张躺椅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