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将军总被欺负哭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

分卷阅读22

    墨桥生接住陷入昏迷的他。为他包扎好伤口,扶他躺下。

看着晕厥过去的阿凤,墨桥生默默叹了口气。但他已经不是这里的奴隶,不便在此停留太久。

他留下食物和药品,匆匆顺着原路返回。

快要到达角门的时候,他听见身后传来令他毛孔悚然的声音。

“让我来看看这是谁?这不是桥生么?怎么了,晋越侯待你不好,还想着回来见见你的旧主我么。”

华宇直腆着大肚子,领着一群侍从,喊住了墨桥生。

墨桥生伏地行礼,“下奴该死,因探访旧友,竟然惊扰到侯爷,还请侯爷恕罪。”

“诶,你我也算主仆一场,无需如此客气嘛。”华宇直扶起墨桥生,将他上下打量,“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在我这里的时候,毫不起眼,也不知晋越侯是怎么滋润的,竟让你这般光彩照人起来。”

墨桥生不着痕迹的退后两步。

华宇直摸着胡须,笑着道:“你想不想再回老夫这里?为了你,老夫倒是可以考虑把那匹黄骠马退回去。”

墨桥生叉手行礼,“还请侯爷恕罪,下奴的主人还有事交托下奴,实再不敢耽搁。请恕下奴先行告退。”

他话一说完,两步跨出角门,展开身法,几个起落,迅速消失在夜色之间。

华宇直看着那个追之不及的身影,沉下脸来,“哼,晋越侯嚣张跋扈就算了,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连个下贱的旧奴,都敢对老夫如此无礼。”

……

程千叶在城主府内院的小道上,边走边和肖瑾商量着难民过冬安置问题。

围墙边上的树木传来微微的一阵轻响。

侍卫们立刻举戟喝道:“什么人?”

墙头上落下一个人,那人伏地请罪。

正是墨桥生。

程千叶走上前去,摸了摸那颗伏在地上的脑袋:“怎么了桥生,这么晚了还慌里慌张的跑来找我。”

墨桥生抬起头来,看到这个世界上最令他安心的那张笑脸。

他不知不觉就把心中的恐惧说了出口,“主人,别把我还给威北侯。我一定会努力,我会比那匹黄骠马有用很多。”

程千叶哭笑不得,她把墨桥生牵起来,挥手和肖瑾告别。

在众目睽睽中,拉着她那位“男宠”的手,乘着月色慢慢踱步走了。

风中隐隐约约传来主公说话的声音。

“真是傻得可爱,别说一匹马了,就算一座城池,我也不肯换你的呀。”

“咦,你是不是饿了?军营里吃不饱么?走,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第16章

程千叶和张馥,肖瑾三人,坐在出城的马车内。

“那个威北侯什么时候滚,该不会想留在我们汴州过年吧。”程千叶没好气地说。

“我很讨厌他,还不得对他摆出个笑脸。张馥你想个办法,让他麻溜的走人吧。”

张馥略微诧异:“主公觉得我能做到这事?”

程千叶笑眯眯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张公于我心中,无所不能。”

你以为你在我心里还是朵白莲花么?这种事正适合你这种腹黑男去做。

肖瑾却想道:前日威北侯不过是欺负了一下那个墨桥生,主公心中便一直耿耿于怀。看来那个奴隶在公主心中的分量确实不低。只是不知他是否……已经知道公主的身份。

肖瑾看了一眼正掀起车帘,看着窗外的程千叶。

她那张莹白的面孔,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灼灼生辉,妁妁其华。

公主虽为女子,但为人洒脱,举止大气,似乎天生就不像普通的女子一般拘谨而娇柔。这些日子,她渐渐适应了主君的身份,一日日的显得从容和稳重了起来。

这么长时间来,竟然没有一个外人发现了他们偷梁换柱的秘密。

肖瑾这样想着:那个墨桥生,若是真的被公主看中了,成为亲近之人,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必须帮公主留意观察一下他的品行。

程千叶看着窗外那一眼看不到边的荒芜田地,回过头来,伸指在手边的几案上点了点。把肖瑾和张馥的注意力招了过来。

“我想推行一个政策,废除已有的井田制,采取授田制。”

“授田制?何谓授田制?”肖瑾、张馥异口同声问道。

其实不是叫授田制,具体叫什么我已经还给历史老师了,只是大概对这个制度有点印象,程千叶在心里羞愧了一下。

她用手指在茶杯中沾了点水,在桌面上画了一个小圈,和一个大圈。

“汴州在这里,大晋在那里。如果我们还想要继续从汴州扩张领土。”程千叶沾水的指尖向外画出几道线条,五指张了一下,“就必定要不断的从晋国征兵,从国内调拨粮草,千里迢迢,损耗甚巨不说。就说百姓都来打战了,种粮食的人手也会紧缺不是?”

张馥沉吟了一下,伸出修长的手指,轻点着那个小圈。

“对,我是这样想的。把荒废的土地按人头分给那些流民,鼓励开荒。”程千叶微微倾身,“我们可以广发告示,只要愿意入我晋国户籍,不随意迁徙。不管是哪国人,均授予一定数量的田地。第一年,我还可以免除他们的赋税。”

她将手一收:“这样,我们大晋的勇士在前方开疆扩土,后方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

张馥眼光微亮:“此事确有可行之处,只是许多细节还需仔细推敲。比如多少岁的男子可授田,每人授田几许,所受良田是否有部分固属国家,部分允许私人买卖……”

程千叶看到张馥和自己一拍即合,很是高兴。

肖瑾却皱着眉头提出了反对意见:“土地本属于贵族和国家,庶民向来不能私有。此举有损世家大族的利益,只怕会招到国内的士大夫和公卿们的抵制。主公新任,根基尚且不稳,不可轻言变革,还望主公三思。”

程千叶知道这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意见,乃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心态不同所造成的。

肖瑾对自己更为忠诚,所以他优先考虑的是程千叶个人地位的稳固和安危。

而张馥看重的是晋国的壮大和强盛,所以他支持程千叶去做这种带着一定风险的变革。

不管怎么说,这两位确实都具有敏锐的政治天赋,他们能在程千叶寥寥数语中,就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问题的关键点。

多吸收了几千年知识文化精华的程千叶,在这两位大才面前也并不显得多么有优势。

程千叶耐心地和肖瑾解释探讨:“肖司寇说得很对,一开始,我们可以先不动晋国内那些公卿贵族们的封地。汴州是我们新打下来的,到处都是无主的土地。我是想在汴州做个试点。”

“如果可行,日后我大晋但有开疆扩土,都施行此制。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