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十贯娘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81

分卷阅读281

    的地方,远远的看着那群发市的人,实话说,个个都羡慕死了。

而就在他们不远处,一块毡垫摊开,上面就摆满了崭新的衣衫鞋袜,可那群前佃户就只敢放肚子吃点吃食,这些新东西是一件都不敢沾的,他们而今也不能吓唬,更不敢抽打,人家不要你能怎么着?就陪着笑脸等着呗,这些东西也要摆好,让贵人来了好看到,是尽心了的。

甭看他们是管事的,却是福和县主家的家生世婢,人家又是谁?从此就高门官眷了。

福和县主到是个皇亲,可皇爷家就拐弯亲戚多了去了,他们家这位老县主在宗室算个啥?皇爷都不知道姓名的远房外嫁老姑姑。

得封邑还是从宗室那边均下来的,姜竹山这边哪里就算得好地方,离着燕京整三百里呢,还是个拐弯山凹子,土地也不齐整,水源都是现挖渠。

人家这家人的亲戚又是谁,是祖宅那边挨着身份不能主动来见,心里却十分巴结的人,就家里的大老爷讲话,赶紧伺候好了,巴结好了,也不求拉上关系,就求别出错漏。

这家最显赫的子弟,是宫里太监女官们的小祖宗,是佘家承继血脉的撑梁孙,是天下读书人敬仰的门第,是皇爷当半个儿子养的人……贵人圈子没有多大,不过几天的功夫,陈大胜等人的根底早就被挖出来了。

几个管事正羡慕着,低声议论着,就看到那些蔫巴巴的前佃户,忽然呼啦啦的都站起来了。

几个管事连忙蹦起,出了避风处,便看到远处来了好一堆威风的车马。

打头的是十几匹高头大马,那马上的人皆穿着黑“色”的披风,一路跑着,那披风扬着,看上去便不一般。

跟着快马的那辆车,是二马高顶,周身铜件儿错金花儿的官车,而跟在这架官车后面的,却是一溜儿十多辆的桐油顶,青布棚儿的体面车儿。

除却这,这马队左右还足足护了四五十名亲卫,也骑着马随着跑,黑披风汇集在一起,远远的扑压过来就吓人的很。

一直默不作声的陈高粱缓缓站起,他嘴唇哆嗦着,从高处走下,一边走一边依旧不相信的跟自己弟弟唠叨:“还,还真来接了?还真是,真是大牛他们家娃子?”

那日他带着孩子们去挖沟渠了,本就不在庄上,要等沟渠完工才能回去,谁能想到,累了一天才在窝棚睡起,便被人恭恭敬敬的请了回去,从此便吃上饱饭了。

十多年了,陈高粱再次吃到了rou食,他贪嘴就多吃了几口,一气儿拉肚子拉到今日。

而就在这几天里,他弟二梁就反反复复的与他说,是,就是六爷爷家的子孙呢,可是怎么就不敢相信呢,哪有这样的好事儿啊?

那群天上来的人就停在不远处,各自就下了马,陈高粱眼神好使,就挨个认真去看。

他看他们的绫罗绸缎,看他们整整齐齐的发髻上戴着官老爷的发冠,他看他们束着的金带,就连他们骑着的高头大马都穿金戴银,他,他一个都不认识啊。

如此这人便慌张了,慌张极了。

他承受不起三日的饱饭,就哭一般的对那些管事告饶说:“不,不,不认得啊,这可,这可咋办啊?认错了啊!”

陈大胜兄弟四个下了马,下了车,一起缓慢的向面前这一大群人走去。

他们不认得自己,可自己却认识他们的,如此熟悉的打扮,如此熟悉的,虽陌生却总在记忆里泛起的面孔,邋遢,黑糙,为难,苦涩,眉头没一日舒展,就总不断往中间挤压,不到二十的人,都能早早愁出几道沟壑。

如,阿爷,阿爹,死去的哥哥们一模一样。

陈大胜再次恍惚起来,他努力寻找,想于那些差不离的脸庞里,翻找出自己的亲人,许就跑丢了,跟错了呢?

许,看到自己,就高兴的蹦出来,指着自己喊:“嘿!你个傻臭头!还认得哥哥不?”

可是没有啊。

百十张面孔看过去,就没有自己家屋檐下的人。

拿两堆人各自迈着步伐汇集,一处赤脚,一处有鞋,一处有力沉稳,一簇踟蹰蹰……

待终于缓慢相聚,陈大忠便伸手把脖子下披风的带子解开,单手一甩,带头整理了一下衣衫,缓慢对着最老的陈高粱撩袍跪下后说:“伯爷爷,我们来接你们了。”

还是不认识啊?

陈高粱“揉”了四回眼睛,反反复复,就使劲认真的在他们脸上找,找来找去,就哭泣般说:“你们,你们是谁啊?别是认错了啊,老爷们……小老儿担待不起啊。”

哭着说完,他也扑通跪下了。

第92章第92章那日认亲,自是……

那日认亲,自是一切人嚎啕悲痛不绝,又因族里人太多,陈大胜他们也都带不回去,便临时在姜竹山附近的县城,找了车马大店暂且安置了族里的亲人,后只带着大大爷,二大爷回了泉后街。

陈大胜老家的规矩,比自己父亲大的同辈长辈,可唤大伯爷,二伯爷,也可叫大大爷,二大爷。

老太太见到宗亲,自受的刺激与陈大胜同等,人家家里是齐齐全全出去,又完完整整回去了,可她家呢,一目看过去刚好一巴掌。

疼啊,心都疼的裂了。

从前家里什么声势,几代人都是满屋子壮劳力,老太爷当初就提过一嘴说,咱老陈家是穷也没啥本事,难得却是人丁兴旺。

她是患得患失,等人走了便大病一场,养了半月多才好。

待老太太痊愈,马二姑便把潘八巧娶进了门,眨巴眼睛四月清明终至,老陈家也在姜竹山下立起了新的陈家祠堂,七茜儿做主,拿她在庆丰附近置办的一处庄子,换了人家福和县主的庄子,不说吃亏讨便宜的事儿,终两边各有所得都是满意的。

三百里是个微妙距离,既不远也不近。

只写家里新族谱那日,一直很安静的老太太也不知扭住了哪根筋儿,她死活不让乔氏的名字上族谱,便是陈四牛多次恳求,头回把脑袋都磕破了,老太太都没松口。

乔氏受惊过度,软成一摊泥儿,又来泉后街跪在老宅门口,真心诚意的哭了三天,她来回提喜鹊庭哥儿,老太太也是冷心冷肺不为所动的样儿。

那年初乔氏便与陈四牛有了衙门里正式婚书,可在宗族这边,老太太这个做婆婆的不承认,她便只能是个妾,死了也不许与陈四牛合葬,牌位不得入陈家祠堂正位,从此再不能穿正红,也得不到交际里各府掌家太太的帖子了。

无人知道乔氏是不是后悔,反正当日她私下里作恶,许她想不到一生的命运,竟把握在她曾看不起的乡下老太太手里。

老太太是不能对外言,我的媳“妇”私下里殴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