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经典小说 - 侯门贵妇(穿书)在线阅读 - 侯门贵妇(穿书) 第53节

侯门贵妇(穿书) 第53节

    赵老夫人曾经在乡下待过,也受过很多苦。在她成为官夫人之后,她就不愿意再去受苦。哪怕她依旧是家里的老太太,那也不行。

    要让她以前的那些旧识知道她不在京城待着,而跑去外面,别人一定笑话她。

    赵老夫人的那些旧识活着的很少,她还是有这样的想法。

    “母亲,您不该说这些。”赵大老爷道。

    “你一来就说这个……”赵老夫人气得都想拍桌子了,可面对大儿子,她还是没有那样。大儿子才回来,她还是得温和一点。

    “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就让您少说几句。”赵大老爷道,“您还是这样。”

    赵大老爷着实无奈,他就不该对母亲抱有希望。

    皇帝让他回京,多半不是因为他政绩有多厉害,而是做给其他人看的。皇帝让别人知道先永平侯战死沙场,皇家也没有亏待赵家人,即便先永平侯背叛了昭阳长公主,但是皇帝还是让赵大老爷回来了。

    赵大老爷明白,先永平侯留下来的那一点情分,几乎都没有了。在他回京的那一刻就没了,别人也看到了皇帝对武将的重视,皇帝的目的达成了。

    要是赵家再出错,那些人必定也会说皇家对他们已经仁至义尽了。

    这个时候,赵大老爷就在想他当初就不该觉得帮着二弟照顾一下赵静秋,二弟就会多帮衬他。对,二弟是有帮衬他一点,但是他们也得罪了皇家。

    皇帝要平衡朝局,要做样子。

    赵老夫人不明白,她只知道她的二儿子死了,只觉得他们赵家为皇室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她就觉得他们应该收获更多的东西。

    “还说你那死鬼老爹呢。”赵老夫人道,“他死得那么早……让我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见天被人欺负。”

    “……”赵大老爷真不觉得有谁欺负了他的母亲。

    “让人去侯府通知一声。”赵老夫人道,“他们的伯父回来了,他们……”

    “不用让他们过来,告知一声就好。”赵大老爷想想还是不放心,干脆让他身边的人去告知一声。

    赵大老爷就怕赵老夫人的人不懂事,他是永平侯的伯父不错,但是他的身份地位都比赵元慎低。人家尊重他是长辈,自然就会过来,人家要是不亲自过来,他们也不能说别的话。

    就赵家的那些破事,太难了!

    赵大老爷心里清楚,赵元慎必然更想着昭阳长公主,想着皇家。更向着赵家的赵元凯无用了,如果他早些时候就回京,早知道赵元凯做的那些事情,他一定会压着一点,至少不能让赵元凯在关键的时候闹出那些事情来。

    赵大夫人没有跟着赵大老爷去地方,她让杨姨娘去伺候的赵大老爷。杨姨娘还为赵大老爷生了庶子庶女,这庶子庶女跟在赵大老爷身边,又没有嫡子在,他们享受到更多的父爱。

    当赵家下人去了侯府,赵元慎听闻赵大老爷回来,他不意外。旁人都觉得他赵元慎袭爵,更多的是皇帝对昭阳长公主的看重,皇帝换了先永平侯看重的继承人。

    而赵大老爷是先永平侯的嫡亲大哥,皇帝特意安排他回京,自有皇帝的用意。

    “我这儿还有事情,就不去给伯父接风洗尘了。”赵元慎对赵家下人道。

    “是。”赵家的下人都不敢多说别的,一直都恭恭敬敬的。

    过了一天,赵元凯倒是去了赵家那边,赵大老爷科举出身,考了同进士。同进士,好歹算是考上,也能谋官,本朝举人就能谋官,就是同进士的发展空间有限,除非本人特别突出,才有可能进内阁。

    “伯父。”赵元凯跟昭阳长公主等人闹崩,他就跟赵家其他人交好。

    “好。”赵大老爷让赵元凯跟着他一块儿去书房。

    赵大老爷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赵元凯,即便赵元凯已经不是世子,但他也不可能就此就放弃赵元凯。赵元凯到底是昭阳长公主的亲生儿子,昭阳长公主可以忽略这个亲生儿子,别人可不能忽略,指不定等到以后赵元凯还是能得到重用。

    “你虽没有袭爵,但也不必太过伤心难过。”赵大老爷道,“你跟过名师学习,来日,金榜提名,必然也能谋官。”

    “等六月就要下场了。”赵元凯道。

    “好,好啊。”赵大老爷道,“我们赵家的好儿郎。”

    秦如玥得知赵元凯跑去赵家,她就想到曾经看到的一幕。

    那个时候,先永平侯在院子里教导赵元凯,他就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赵字,你对家族里的人好一些,他们也能成为你的依靠。

    不只是一次,而是很多次。

    先永平侯没有让赵老夫人住到侯府,但他送过去的东西多,他教导赵元凯的时候,也是让赵元凯对赵家人。从这些方面来看,先永平侯很注重赵家。

    古代人注重家族,这也没有什么。

    “母亲。”赵元慎来给秦如玥请安,“有大哥去看大伯父,也就够了。”

    “你若想去,便去。”秦如玥道,“这也没有什么,不过就是看一眼。”

    “不了。”赵元慎摇头,“我等都要是过去,别人如何想?”

    那些人必定觉得赵大老爷回京了,赵家就有了主心骨,还觉得赵元慎这个侯爷都得低头。

    赵元慎不能让赵家人觉得他一心向着他们,不能让赵家有错觉。还是得让赵家人更清楚地认识到现实,让他们清醒一点。

    最可怕的就是有人以为他们的亲人做出牺牲,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就是烈火烹油,刹那烟花。

    “你是永平侯,也该你自己做主。”秦如玥道。

    “母亲。”赵元慎道,“您最近甚少出去……”

    “没事。”秦如玥道,“没事就少出去。”

    “明日就是元尘的休沐之日。”赵元慎道。

    “……”秦如玥想到了沈默,沈默经常到侯府教导赵元尘。

    像沈默这种看似起来不近人情的人而言,他为什么要教导赵元尘?为什么总到侯府?

    秦如玥一开始没有多想,次数多了,她不禁在想沈默总不会是对她有意思吧?

    沈默是锦衣卫指挥使,他想要什么样的美女会没有,他还要找一个已经生了几个孩子的女人吗?

    “你弟弟能多学一些本事也是好的。”秦如玥道。

    “是,是好的。”赵元慎点头,他知道母亲见过沈默多次,他也不阻止,完全没有必要。

    母亲本身就是公主,就算母亲没有为死去的父亲守一年,那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人敢说。母亲要是喜欢其他男子,她也可以把人养在照样长公主府。

    “母亲还算年轻。”赵元慎道,“有许多女子都能活到七八十岁,甚至更久。母亲这一辈子,也许一半都还没有过完,找一个人陪陪也不错。”

    主要是昭阳长公主多跟沈默接触,也没有特意去避着赵元慎他们。赵元尘只当是母亲关心他,而赵元慎想的更多。

    赵元慎读书多,也懂得思考,他不可能要等到昭阳长公主和沈默有更多的接触才知道。

    先前,皇帝还曾经召见过赵元慎,问赵元慎对昭阳长公主再嫁如何看。赵元慎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皇帝又说了本朝的规定,昭阳长公主再嫁了,对皇帝对朝廷都有好处,可以鼓励那些寡妇再嫁。

    赵元慎为人子,他当然没有要阻止昭阳长公主再嫁的意思,一切都得看母亲的意思。

    “儿子只是不希望母亲嫁非所愿之人。”赵元慎担心母亲为了嫁人而嫁人。

    别人都说母亲当年就是为了皇帝舅舅才嫁给父亲的,而现在,赵元慎希望母亲能嫁给她所爱的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很多人未曾见面就已经定亲,等成亲那一天才见面。”秦如玥道。

    “母亲还是别等太后外祖母……”赵元慎想到那个爱情至上的外祖母,他就觉得外祖母是一个别人说几句就会随意赐婚的人。

    “这些事情不用你忧心。”秦如玥道,“你只管着侯府就行。”

    在秦如玥少出门这一段时间,来找她的人可不少。有的人就是带了年轻俊秀的男子过来,说是让那人给昭阳长公主抚琴唱曲,秦如玥没有把人留下来。

    天底下不乏要走秦如玥这个长公主门路的人,甚至还有文人给秦如玥写诗词,那些诗词都是夸赞她的。

    秦如玥没有告诉赵元慎这些事情,只要她自己内心坚定,也就不容易被人蒙蔽。也有个别有才华的人没有门路,他们也会去找门路。

    她前世曾经看过一个野史,说是唐朝的玉真公主就跟很多文人墨客有牵扯,有很多著名的诗人都曾经写诗赞美过她,玉真公主还把那些人引荐过给皇帝。

    一个没有成亲的女子,总是更容易卷入这些桃色新闻之中。

    秦如玥有自己的判断,她被感情冲昏头脑,皇帝总不会也被所谓的感情冲昏头脑吧。

    慈宁宫,太后正听她娘家人说话呢,她的兄长有着承恩公的名头,却不被重用。别人当了太后,娘家人都能高升,还算是大权在握,而她当了太后,娘家人更像是摆设。

    “太后娘娘,正好昭阳她表嫂前年没了,不如就让她跟她表哥凑一对得了。”承恩公夫人道,“等她嫁进来,臣妇定然对她好的。本就是自家人,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这……”太后迟疑,就算她赐婚,她的懿旨也出不了慈宁宫,就算出了慈宁宫,那一道懿旨也会被拦下。

    慈宁宫出去的懿旨都得经过皇帝的允许,没有皇帝的允许,根本就没有用。太后不想再那么丢脸,一次又一次,她是太后啊。

    太后看着娘家嫂子,她曾经是庶女,即便成为太后了,她在这些人面前还是有一种弱势感。

    “您是昭阳的生母,您跟她说说,这一件事情就成了。”承恩公夫人原先还在想要给儿子找什么样的续弦,昭阳长公主也成为了寡妇,那不是正好么,上天要让昭阳长公主嫁入他们家,“这也是缘分,一个寡妇,一个鳏夫,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早年,臣妇的夫君也曾经为您的侄子求娶过昭阳长公主呢。”

    太后记得这一件事情,当年,她的儿子还没有登基为帝,娘家人就已经在说让昭阳嫁过去。昭阳不愿意还冲到她的面前,问她知不知道现在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她是不是就想着要帮衬娘家,要当扶弟狂魔。

    第52章 要债

    ◎好在,她来了◎

    “姜二都娶妻了, 还被罢官了。前一阵子,还说他们姜家要弄死他夫人,让他娶昭阳呢。”承恩公夫人眼珠子转溜两下, 她故意在太后的面前说这一点, “他没成, 保不准就有其他人学了去。”

    “……”太后没有说话。

    “那样的人能有什么好的, 不过就是想攀龙附凤。”承恩公夫人道,“他们也不是真的爱昭阳。”

    “唉。”太后叹息,“大嫂,你又不是不知道, 哀家管不了她, 她有她自己的主意。”

    太后不想管这一件事情,她当然喜欢真爱,可她在昭阳的手里头栽了那么多次跟头。她再去折腾,她还要不要脸了。

    “她都那么大了, 又有儿有女的。”太后道,“真说不了。哀家说了, 她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说几句,也许她就听了。”承恩公夫人道。

    “夫人。”兰嬷嬷给太后和承恩公夫人都换了一杯新茶,“茶冷了, 换一杯。”

    太后听到兰嬷嬷的话, 随即道, “你们也别盯着昭阳, 换一个人。你们要是定下了, 也许哀家还能给他们赐婚。昭阳的话……你们还是别去想了, 她真要嫁过去, 你们也不怕她拿着一把刀架在你们的头上。”

    “哪里会?”承恩公夫人道。

    “这可不一定。”太后道, “她连哀家这儿都敢冲过来,别说你们那儿了。你们还是别想着她了,就她那个坏脾气,哀家也不想她成为哀家的侄媳妇。”

    承恩公夫人端起茶杯,眸光暗了些,太后还是跟以前那般不中用。他们想让太后帮着办一点事情,太后不是推三阻四,就是说不能办。

    “被拒绝一次就够了。”太后道,“当年,哀家还是皇后,昭阳他们还得顾着一点。而眼下……”

    “太后娘娘既然不愿意帮衬娘家一把,便算了。”承恩公夫人隐忍着内心的愤怒。

    “算了好,算了好。”太后道,她也不说她大嫂的脾气不好,“回头,你们挑个,哀家给他们赐婚。”

    太后再一次说赐婚的事情,让人一眼都能看出她的虚心,看出她的无能。

    正因为如此,承恩公夫人才敢这么跟她说话。一日为庶女,太后就总忘不了,她本身又是一个恋爱脑,年轻的时候进宫后,她还曾经被娘家敲打过,以至于太后到现在还多让着这些人一些。

    承恩公夫人没有听到想要听到的话,她坐了一会儿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