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经典小说 - 我在七零开厂扶贫在线阅读 - 我在七零开厂扶贫 第243节

我在七零开厂扶贫 第243节

    第二天一早,没用刘秘书敲门,夏晓梦几人就已经洗漱完毕了。

    简单吃了口饭,就跟着欧县长来到开会地点。

    今天是最后一天会议。夏晓梦的计划要想完成,就只有这一次机会。

    几人刚来到会议厅门外,就看到欧县长握住了一个人的手。

    那人看上去五十多岁,浓眉大眼,看上去不苟言笑的样子。

    “田队长,晓梦同志,快过来,我给你们引见引见。这位就是省委的唐书记。唐书记,这两位可是我们东陵县今年生产创收和出口创汇的功臣。

    我们县今年搞得最好的木炭厂和山货加工厂,都是来自他们莲花大队。”

    “莲花大队?”唐书记看向夏晓梦二人。“就是那个年年生产垫底,今年却突飞猛进窜到第一名那个莲花大队?”

    欧县长陪着笑,“没错,就是那个莲花大队。这位是莲花大队的大队长田满仓。这位是知青大队的副队长,也是今年‘最佳贡献奖’的荣誉获得者,夏晓梦同志。”

    唐书记一一和两人握了手。

    看向夏晓梦的眼神尤其深刻。“这么年轻,就获得了最佳贡献奖。后生可畏啊。”

    几人正说着话,就听到一个大嗓门喊了一句夏晓梦的名字。

    夏晓梦转头一看,就看到省城煤矿的马厂长迎面走来。身后还跟着丁友顺和李大宝。

    “晓梦同志,还真的是你?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呢,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马厂长小跑着来到夏晓梦身边,热情地跟她握手。

    “哎呦,唐书记也在啊。原来你们认识,那可太好了。唐书记,我正有件事想跟您汇报呢。”

    唐书记抬手看了看表,“这马上就要开会了。要不,咱们边走边说?”

    几人点了点头。一起向会议厅走去。

    “唐书记,您还记得前几天,我们矿场发生的那起矿难吗?当时,有个工人正好被困在井下,情况可以说是相当危急。

    还好夏晓梦同志以身犯险,二话不说就跳下井,把人给救了上来。我们矿场这才没有人员伤亡。”

    唐书记背着手,点了点头。“这事我知道。我记得当时还上过报纸。”

    说到这里,唐书记突然停了下来,“哦,我想起来了。我说夏晓梦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原来,那个救人的小姑娘就是你啊。”

    第288章 争砖厂

    “丫头,勇气可嘉啊。当时情况那么危急,你能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一心只想下去救人。这种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很多年轻人学习啊。”

    唐书记说着,对着夏晓梦竖了个大拇指。对她的印象顿时加深了不少。周围几人陪着笑,也都跟着夸起夏晓梦来。

    夏晓梦咬了下唇,露出一副羞愧的表情。“唐书记,您别夸我了,我觉得我配不上您的夸奖。”

    此话一出,周围的空气都安静了。

    欧县长在心里给夏晓梦抹了一把汗。转头给一旁的田满仓使了个眼色。

    大概意思就是,这丫头平时嘴皮子溜得很。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跟领导说话嘴上这么没边儿呢。

    是不是没见过这么大领导紧张的呀?

    田满仓面对欧县长的眼神质问,却是满脸的云淡风轻。

    他给欧县长回了个让他放心的眼神。夏晓梦这丫头鬼机灵一个。

    她敢这么说,肯定有她的道理。领导你就等着看就行了。

    欧县长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转头又看向唐书记。

    好在唐书记的脸上没有露出不悦的神色。他一脸探究地看着夏晓梦。“小同志,你倒是说说,怎么个不配法啊。”

    夏晓梦眨巴眨巴眼睛,“唐书记,您是我见过的最大的领导。我不敢跟您说假话。”

    “其实,我当时救人是有私心的。当时被困在井下的李建国同志,此前是个非常厉害的工程师。

    我们从莲花大队不是想建砖厂吗?为了让砖厂建起来更规范更专业。我和田队长特意来到省城矿场,就是专门来请他为我们做实地监工的。

    我之所以想也没想就下去救人,就是为了完成建砖厂的任务。

    所以,我没您说的那么伟大。我当时……也挺害怕的。”

    唐书记听完她的话,先是愣了一会儿,反应过来以后笑得那叫一个爽朗。

    他一边笑一边拍着欧县长的肩膀。“老欧啊,你们这个晓梦同志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我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实在的年轻人了。好,好啊。

    对了晓梦同志,你刚才说,莲花大队的砖厂是由你和田队长亲自跑的?你一个小姑娘,还懂建砖厂的事儿?”

    没等夏晓梦说什么,田满仓就抢着答道。“唐书记,您可不知道。建砖厂这事儿,还真就是晓梦同志提出来的。

    一开始我怕花钱,就没同意。可她说啥也不听我的,非说我们大队的黄土地不烧砖太可惜了。

    为了建砖厂,她亲自找人测量土质,还找专家画图纸。又专门跑到省城来请工程师监工。

    说实在的,要是没有夏晓梦,这个砖厂根本就是没影的事儿。”

    “是啊唐书记。”丁友顺接过话茬,“晓梦同志为了砖厂能建成,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光是为了让我放李建国走,她就来找了我两次。

    李建国在我们厂里身兼要职,我本来是不打算放他走的。可晓梦同志实在是太执着了,把我都给打动了。这才放李建国走的。”

    听完二人的话,唐书记陷入了沉默。一直走进会议厅都没有再说话。

    搞得田满仓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脸上的汗都下来了。

    夏晓梦悄悄扯了一下他的袖子,示意他安心。田满仓这才把心放进肚子里。

    一群人跟着唐书记来到会议室。

    夏晓梦几人刚走到门口就被拦了下来。他们不是参会人员,所以不允许进入。

    唐书记前脚刚迈进去,想了想,又朝工作人员使了个眼色,把夏晓梦几人给叫了进去。

    因为是临时加的人,工作人员没有准备足够的凳子,夏晓梦几人只好站在欧县长身后。

    待所有人入席之后,会议很快就开始了。

    唐书记喝了口水,说道,“同志们,会议开始之前,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关于莲花大队建砖厂的相关事宜。

    前几天,省城砖厂的王厂长提出,要把省城砖厂转移到莲花大队。将莲花大队的黄土资源和省城砖厂已有的烧砖技术相结合。

    但是,我刚刚了解到,莲花大队的砖厂是由他们自己一锹一锹挖出来的。

    他们对于建砖厂的态度和执行力也都非常到位。所以,我想问问,大伙对于这件事,没有什么别的看法。”

    话音刚落,省城砖厂的王厂长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一双小眼睛努力睁到最大。

    “唐书记,关于砖厂的事,您前几天不是已经同意合并了吗?我们省城砖厂可是老牌产业,烧砖的技术也是一流。

    要不是因为省城的黄土资源不够,我们厂子根本就不可能是今天这个样子。

    您要是把厂子交给他们,那简直就是浪费资源。不信您问问,他们会烧砖吗?”

    说完,王厂长不屑地看向欧县长。

    你们这几个泥腿子,一不懂技术,二没有经验。也想跟我争砖厂?做梦。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马上就要被打脸了。

    只见夏晓梦慢悠悠地从欧县长身后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个档案袋。

    她没有理会王厂长,而是将档案袋的文件放在唐书记面前。

    “唐书记,这是我们砖厂的实地测绘图和设计图。另外,我们还做了一份烧红砖的成分分析。

    这份是成分分析表,请您过目。”

    王厂长抻着脖子,往纸上看了几眼。可由于距离太远,什么也没看见。

    他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小姑娘,建砖厂靠的是技术和经验。不是这些破纸片子。你这一套东西要是能烧出砖来,就有鬼了。

    唐书记,您可千万不能信她。她就是一个小丫头片子,估计连红砖长啥样都没见过。就拿几张破纸就想烧出砖来,那不是扯淡吗?

    第289章 接管砖厂

    唐书记,您可千万不能信她。她就是一个小丫头片子,估计连红砖长啥样都没见过。就拿几张破纸就想烧出砖来,那不是扯淡吗?

    莲花大队那块黄土地。那可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可千万不能让他们这群啥也不懂的人给浪费了呀。”

    王厂长说的痛心疾首,夏晓梦脸上却带着笑。又从档案袋里拿出一叠报纸,给在座的每位领导都分了一份儿。

    “各位领导,这些报纸可是我费了好大力气才弄到的。还请各位领导过目。”

    众人拿起报纸一看,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纷纷看向王厂长,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都瞪我干啥?我又没惹你们。”王厂长被瞪得心里发慌,一把抢过旁边人手里的报纸。

    下一秒,他的脸色瞬间就白了。

    1973年2月4日。省城面粉厂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坍塌,所幸无人员伤亡。据悉,面粉厂建厂所用红砖正是出自省城砖厂。

    1975年4月28日,三岁幼童表演徒手掰砖,省城砖厂以次充好。

    1975年5月1日,省城砖厂因质量问题被退货,糕点厂建设推迟半月。声称以后不再与省城砖厂合作。

    这……这个丫头怎么会有这些报纸。他记得当时,他明明已经第一时间把报纸都给买回来了呀。

    为了这些报纸,他可给报社扔了不少钱呢。为什么这些报纸还是流了出来,还被这个该死的丫头给搞到了。

    眼下报纸已经被大家看到了,这可怎么办?

    王厂长眼珠子都快转飞了也没出什么主意来。只好呆愣愣地坐在原地。

    唐书记一张脸阴沉地可怕,“啪”地一下拍在桌子上,吓得王厂长一蹦跶。

    “王有宽,你自己说说,这些报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省城砖厂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我这个书记一点消息都没有?”

    “唐书记,您,您别生气。”王厂长缩着个肩膀想了半天,突然坐直了身子指向夏晓梦。

    “是她。一定是她。唐书记,一定是这个丫头知道砖厂抢不过我,就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堆假报纸来骗您。

    唐书记,您这么英明神武,对东黑省的大小事务都了如指掌。如果省城砖厂真出了这么大的事,您怎么可能一点儿不知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