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经典小说 - 重生古代当地主在线阅读 - 重生古代当地主 第56节

重生古代当地主 第56节

    到了给四叔公送行的那天,把孩子们拘在家里,张信和刘氏穿戴上何婶准备好的丧服和布带便去满叔家。张信与满叔是隔了两房的亲戚,关系算不上亲近,但也是亲戚一场。

    办丧事的人家大多是迁坟回来的,四叔公也是,不管何时人们都讲究落叶归根,逃灾的时候这后事都是匆匆找个地方随便办了的,如今回到乡里自然得迁回来。

    为着补偿,更是一片孝心,尽管家里困难,满叔还是咬牙大办了一场。

    张信跟着送葬回来,心里仍是闷闷的,虽然关系不大亲近,但见证死亡总是哀伤的。

    埋头苦干了几日,张信这才渐渐恢复过来,也就有心思考虑家里的事。养殖场和池塘还空着,铺子也没开,这都是赚钱的渠道,可不能让它荒废着。

    这旱灾刚过,家畜估计是暂时没得卖的,还好空间里自己养有。

    吃过早饭,张信就出门去。远处寻了个偏僻没人的地方,念头一起就进了空间。

    张信一进到空间里,旺财和来福便摇着尾巴围了上来。当初闹灾,不好带上它们,张信就借口送人了,然后安置在空间里。为此三丫和小宝还跟自己闹了场脾气,想到这,张信不由有些好笑,想来等带它们回去,几个小的定然欢喜。

    张信把两个大家伙撸了一把,这才心满意足对它们道:“这段时间闷坏了吧,今天就带你们出去。”

    七头母猪已经生产了,一共生了一百三十六头猪仔。鸡和兔子那数量也不少,只需再养一代就能追平之前的数量。

    至于地里的作物,张信又换成了药材,早前的麦子已经收了两茬,有将近七石的收成。

    空间里还有四水车的鱼苗和上千斤的藕苗,都是回乡前托马家兄弟帮忙采买的。那时尽管霖州还未收复,但水路已通,可以行船南下别处。马老二还问张信要不要南下,张信有些意动的,只不过着急回乡赶春种,就给推辞了。

    把空间打理了一遍,张信带上旺财和来福,以及所有的鸡就出了空间,这东西得分几次拿才好。

    “旺财!来福!”

    在河边不远处和小伙伴玩耍的小宝见到张信身后的两个大家伙,当即跑了过来,扑了上去。旺财和来福显然也记得小主人,很是乖顺地让小宝折腾。

    “爹,你把它们领回来啦,之前送哪去了?”不待张信回话,小宝对旺财和来福道:“你们过得好不好,那户人家有没有给你们rou吃?我看你们都瘦了。”

    还似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张信不由感到好笑,这母子重逢的即视感是怎么回事。

    “旺财和来福就交给你了,我就先回去了。”

    小宝挥了挥手,让张信自个儿回去。

    张信掐了下小宝的小脸,这才解气地推着板车去养殖场。

    “老爷去买鸡了,怎么不叫我去。”何成正按照张信的吩咐在清理修缮养殖场,见张信推了车鸡回来,忙上前帮忙。

    张信笑道:“没事,我反正也是闲着。过两天,我再把猪赶回来。”

    何成不大赞同道:“眼下养猪怕是不划算,家里的粮食也不多了。”

    “没事,粮食铺里还放了好些麦麸没清理,用来养猪正合适。”张信借口道。

    既是如此,何成也就放心了,帮着张信把鸡安置好。

    就这样,张信用了大半个月,总算是把空间里的东西合理的安置到家里,为此还大半的时间有家不能回。

    自回到乡里算起,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家里的一切终是都走上了正轨。

    地里种上了粮食,池塘种上藕养有鱼,养殖场养上了牲畜,县城里三个铺子重新开了张。

    剩下的,就是扩建房子了。

    鉴于这是最后一次大建,张信考虑良久,结合家里已有的建筑和空地情况,熬了几天夜,才画出个简易的建筑草图。又跟施工的老师傅商量了大半天,才最终把家里的构造彻底定下来。

    一切准备就绪,选了个良辰吉日,张信开挖第一锄,建房工程便热火朝天的开展起来。

    原本的屋子没有进行改动,直接纳为家里的一部分,倒是省了搬家的功夫。

    整个施工工程一直持续到夏季中旬,张信的房子才算完工。林家父子送的银子也终是彻底花光了,不过张信也没在意,反正是白得的,而且这钱花得值。

    如今家里已然大变样,高大厚实的围墙围了大片的面积,原本的屋子那片变成了后院的一处院落,大头都用来建前院和后院的正房,还建了一个楼阁庭院,不过其他的却是还没建,因为没银子了,等今年夏收卖了粮再接着干。平时自己也能开工,比如堆假山,种桃树,挖池子等。

    刘氏开口建议道:“咱们要不要请乡里过来吃一顿温居宴?”

    刘氏平时是不怎么热衷这个的,这会开口估计是想让村里热闹一下,希望失去亲人的乡亲们早日从悲伤中走出来,张信又怎会弗了她的意,当即道:“行,那我一会就让啊成去通知下,三天后咱们就举办温居宴。”

    刘氏笑道:“那我一会就去跟堂嫂和宋嫂子她们说一声,请她们到时候过来帮忙。”

    张信道:“还有岳父岳母那边,说来也有段时日不见了,正好大伙聚一聚。”

    于是,张信一大家子又忙活了起来。

    ※※※※※※※※※※※※※※※※※※※※

    牵一发而动全身,发现有些难改肿么办,特别是入v的章节,还得仔细斟酌一下。〒▽〒

    第69章 张三叔归来

    房子还有许多地方未修建,看起来有些空旷,不甚美感,张信趁着还有三天,捯饬了一番。

    “爹,你这是在做什么呀?”三丫好奇道。

    张信把从空间里裁下的桃枝往粗糙的由木板围成的长条泥坯里插,回道:“育苗呢,眼下先养着,等它生了根,就在院里种上,过个几年,咱们便不用出去,在自家也能赏桃花。”

    三丫兴致勃勃道:“那我也帮忙。”

    张信递过几根枝丫道:“间隔隔开些。”

    没一会儿,何成推了车淤泥进来:“老爷,这泥巴放哪?”

    张信示意道:“喏,看到那土堆没,你往那倒,给裹上。”

    早前修房子的时候,张信就让人堆了好几个土堆,压得实实的。不过都是些黄泥,挖池子挖出来的。

    “老爷,这能成吗?”何成知道这是在堆假山,心里有些犹疑。

    张信有灵泉水在手,自是没顾虑,笑道:“还不就是那么回事,反正是自家的,也不用太过讲究。”

    何成也就不再多言,接着埋头苦干。

    花费了两天,张信把家里简单点缀了下,假山也请村里汉子简单地给扒了层草皮,张信还到山上寻了几块大石块摆在一旁,看起来倒是有点样子。

    “怎么样?”饭后张信领着刘氏家里逛了一圈。

    “自是好的,没想到有一天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刘氏颇为感慨,转而幸福烦恼道:“不过家里这么大,打理起来倒是麻烦。”

    张信笑道:“等夏收再买些人回来就是了,正好家里几个小的各自住阁楼也需要人帮着打理,你要不要丫鬟伺候?怎么说咱也算得上是地主老爷了。”

    刘氏忙拒绝道:“我就不用了,我可不习惯有人跟前跟后的伺候,没得不自在。”

    张信牵起刘氏的手,叹道:“派头还是要有的,家里孩子大了,也快议亲了,咱们可不能让人看低了,到时候买回来不用他们往跟前凑,客人来了,再帮忙招呼就是。”

    刘氏想到了章永平那边,也就点头道:“那你看着办吧。”

    次日早上,青山过来了,与之一同还有rou当铺子雇的蒋屠户。请他过来帮忙杀猪,办宴席怎么能缺了rou食,张信让宰上两头留种的母猪,好好欢庆一番。

    “哪儿去,前院正杀猪呢,可吓人了。”三丫拦住往前头跑的小宝。

    小宝却不依,挣脱三丫就跑:“我不怕,我要去看看。”

    看着小宝远去的背影,三丫哼道:“晚上做噩梦可别赖着我。”

    前院,青山和大牛他们帮忙摁着猪,蒋屠户手起刀落,那猪干净断了气,脖颈的血飙了一地,张信忙拿木盆接着。

    正等着血,见小宝过来,张信道:“你怎么过来了,别被吓着了。”

    小宝仰着脖子,拍胸脯道:“我是小男子汉,我才不怕。”

    蒋屠户笑道:“这位是少东家吧?一看就是个胆大机灵的,长得可真壮实。”

    张信笑道:“整日里逗狗撵鸡的,调皮的很。”

    青山不乐意道:“男孩子可不就这样么。”然后对小宝道:“小宝过来,让舅舅抱抱,也有段日子没见了,有没有想舅舅?”

    小宝冲张信作了下鬼脸,笑嘻嘻地跑向青山,道:“我可想舅舅了,舅舅,两个表哥呢?什么时候过来?”

    青山尚未开口,何叔就进来禀报说刘父他们过来了。

    张信忙出去迎,青山抱着小宝跟上。

    张信道:“岳父岳母,你们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田氏笑道:“这不是想着明日办宴席,早些过来帮忙张罗张罗,也好让你们轻省些。”

    “那我也不客气了,家里确实忙活,需要二老帮忙挑大梁呢。”张信笑道。

    “爹,娘。”刘氏也领着家里三个丫头过来了。

    打过招呼,两家亲热一番后,张信懊恼道:“瞧我,咱们也别站这说话了,前头正忙着杀猪,我一会还要去池塘里捞鱼,就让雪儿领岳父岳母到家里先四下瞧瞧。”

    刘父挥手道:“你去忙吧,咱们两家不用客气,我们知道招呼自己。”

    青山媳妇杨氏笑道:“是啊,姐夫,您忙您的,我们过来是帮忙的,可不是给您添忙的。”

    张信笑了笑,招呼青山接着忙活去,刘父也跟了过去,留田氏她们几个逛园子,至于几个孩子,早就撒丫子跑去玩了。

    “女婿这家业是越挣越大了。”田氏边看边感慨道。

    杨氏笑道:“我瞧着洪家村的地主老爷家也没姐夫家气派,大姐如今可是也称得上是地主太太了。”

    刘氏不好意思道:“看你说的,哪里至于。”

    “那儿怎么空着这么大一片?都是用来种桃树的?”田氏指着后院内的一块空地问道。

    刘氏应道:“一半是用来起阁楼的,还差两栋,信哥说要一个丫头一个院子。”

    杨氏感兴趣道:“咱们去那阁楼看看,说起来我还没仔细看过呢。”

    说是阁楼,其实也就是起了两层的木屋,下边一层住人,上面一层光线足,用作刺绣看书赏景等用途。

    逛完,休息了会,田氏和杨氏便开始帮忙张罗。

    一通忙活,一天就过去了。

    第二天就是温居宴的日子,一大早,张信一家子就起来忙活。

    “呀,这房子可真大,这得花多少银子啊。”过来帮衬的其中一个妇人羡慕道。

    马婶子道:“好几百两呢,我就说信小子是个有本事的,这没几年就攒了这番家业。”

    另一人道:“大丫娘可是跟着享福了。”

    一人认同道:“那是,每日里穿金戴银的,皮肤气色好得跟十几岁的姑娘似的。”

    “可惜有些人有眼不识金镶玉,白白让这福气给跑了,不然也能沾上些好处,吃喝不愁。”撇了人群里林氏妯娌三人,一人讽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