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读书网 - 其他小说 - 骑士的血脉(全)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24

分卷阅读424

    难免会发生碰撞,所以到处能够听到叫骂声和呼喊声。

    混乱中,有的大人找不到小孩,急得不得了;也有一家人分散了,互相喊来喊去。还有一些挤在前面的人发现其它家人根本没有跟上来,隔着一张铁丝网不知该怎么办。

    爬到沙撬上的人自然很多,为了尽可能多装些人,沙撬上没有座位,所有的人只能站着。他们需要站一整天,因为穿越沙漠的这条路很长,前进的速度却很慢远处,那名前首相默默地看着极度混乱的场面,他的身边站着阿罗多。

    “这些人有多少能够安全到达奥摩尔?”

    海德涅轻叹一声问道。

    “我给不了你任何保证,我们已经仁至义尽。这些车辆本来是用来装运物资的。”

    阿罗多说话的味道有些酸溜溜的。虽然他知道西顿人已经交了路费,用二十五吨黄金换来这次大撤离。这是一笔好买卖,他们自己抢劫肯定没有这么大的收获。但是人心总是难以得到满足。

    “我知道。”

    那名前首相不会在这个时候触怒阿罗多,不过他心底确实感觉很不舒服。

    一路上他看到荒漠联军大肆抢劫的场面,那是高效率的抢劫,一切都井然有序;有专门的人负责搜索建筑物,搬运、装车同样也由专门的人负责。如果把这些全都用来运输人员,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一千二百万西顿人全都送往后方。

    “您想必已经联络过最高指挥官了吧?他怎么说?”

    此刻海德涅最关心的是多出来的人能不能跟着前往奥摩尔?

    这个顺风车不是那么好搭的。

    一听到这话,阿罗多有些恼火,他刚被利奇骂了一通。

    “指挥官让我先把人运走,但要按照当初承诺的人数来运。多出来的这些人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不在这里等,或许我们可以抽出一部分运输;要不就是靠自己的力量穿越这片沙漠,只要沿着沙撬的轨迹前进就不会迷路,而且每隔十公里我们都有一个补给点,但只提供清水,你们必须自己准备食物。”

    那位前首相的脸颊抽搐一下,他不觉得这两条路走得通。

    第一条路看似可行,但是他完全听得出阿罗多的话里带着浓重的敷衍味道;第二条路根本是死路,现在是夏天,沙漠的温度高达四、五十度,想跋涉四百多公里到达另外一边,就算是那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做不到。

    朝着左右看了看,发现四下无人,海德涅从口袋里摸出一根金条,塞进阿罗多的手里。

    “请通融一下,再帮我传个话给最高指挥官。等到将来战争结束之后,我们西顿人不会忘记在战争中帮助过我们的人。”

    阿罗多掂量手里的金条。

    他喜欢金子,这根金条在赫达尔足够买下一幢大宅,不过更让他在意的是这位前首相刚才的话。

    他突然想起一次髙层开会的时候,大长老曾经提过,为了将来能在走廊地带插上一脚,德雷达瓦必须尽可能找一些盟友。

    眼前不就是送上门的盟友?

    唯一让他有些为难的是,就算事情办成了,这个人情也是利奇的。

    阿罗多不喜欢动脑子,他不是塞斯库,更不是米哈伊恩,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拥有大智慧。

    可惜,这次为了保证利奇的指挥不受干扰,各国统帅一个都没有参与行动,甚至联络都做不到。要不然,他可以把这个难题踢给统帅塞斯库。

    憋了半天,阿罗多偶然间想起小时候和父亲在沙漠中训练的经历。那次是为了锻炼他的毅力,他和父亲在沙漠里待了半个月。

    “这样吧,你让你的人把难民分开,女人老人和孩子就乘沙撬走,年轻力壮的跟着车队走。但不是在白天,让他们等到天黑之后再出发,我的人会在沿路上放一些灯。”

    那名前首相一听,知道这已是最后的办法,再想得到更好的待遇,恐怕没有可能。

    前方打得很热闹,后方同样也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赫达尔的郊外,年初时的场面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一块新的、更大的空地被圈出来,仍旧像当时一样,在四周拉了一圈铁丝网,所有抢来的物资全都露天放着。

    这样做既是对胜利的一种展示,同时也是做给其它各国看:虽然物资全都集中在赫达尔,但是德雷达瓦没有偷偷吞没这批物资。

    在开战之前,利奇曾经制定一套规则:所有的战利品一半会按照各国出兵的数量分配,出了力当然要给报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另外一半战利品将会按照各国军队在战役中的表现进行分配,事实上那是分给每个兵团。这片荒漠的国家都和德雷达瓦差不多,兵团的独立性很强。

    正因为有这些规矩,所以安尔考克的第十一兵团违反了规定、私自抢劫的时候,利奇敢用强硬的手段对待。这个兵团所做的事危害参加这次行动的每一个兵团,乃至每一个国家的利益。如果他下令对这个兵团发起攻击,各国的部队绝对不会手软。

    长达一个月的准备工作确实不是白做的,而且透过智脑计算出来的最有效、最科学的抢劫方式,也显露出它的威力。

    同样是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次运回来的东西不但数量比上次多,而且质量要高出好几倍。其中最让各国眼馋的就是大量的机械设备。

    当初攻破的那些城市同样也有机械设备,不过这片荒漠没什么工业可言,机械又大多很沉重,搬运起来非常麻烦,所以各个兵团碰到这类东西,要不扔在原来的地方,要不就暴力拆开,运回来之后只能当做废铁处理。事后贾拉德把各个兵团的兵团长骂得狗血淋头。

    和当初不一样,这次各国的兵团长都已经

    学聪明,再加上几个月来,利奇在贾拉德和马努埃姆的帮助下建造一大堆工厂,现在人人都知道这些机械设备是好东西,大家都当做宝贝。

    对于赫达尔的居民来说,他们只能远远站在铁丝网后面看,能够进入里面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对各国的特使来说,这里是他们待得最久的地方。

    他们可以一遍遍的计算有多少物资,反正这项工作对他们来说充满乐趣。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聚在一起,商量将来怎么分配这些战利品。

    和往常一样,下午三点钟时,远处传来重型拖车“呜呜”的汽笛声。每天运输车队都是这个时候到达,从三点一直忙到晚上十点。

    汽笛声一响,喧闹的程度达到顶点,无数人从城里跑出来,大家都等着看今天又运来什么战利品。

    那些特使也是一样,他们的身分有特权,所以每一次总是有最好的位置留给他们。

    不过这次他们失望了,因为拖车所拖的沙撬上,全都密密麻麻挤满人。在开战之前,为了保证消息不会走漏,所以包括德雷达瓦在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知道西顿公国已经再次投向同盟,更不知道西顿公国和同盟高层有一项秘密协议,打算举国撤离。

    但是战役一开始,西顿公国突然冒出来一万军队,从背后打了联盟驻军措手不及,再加上两边夹击,将联盟驻扎在走廊地带地的直属部队消灭大半,这项秘密协议就暴露在世人的面前,所以这些特使全都知道,眼前这批满脸疲惫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真是可惜了,如果是运东西的话,这一车可以运多少啊?”

    “恐怕今后几天,所有的车辆都得用来运送这些西顿人。你们看,这一车大概只有三、四千人,一个车队能运的人数就算三万吧,也就是说需要跑一百趟才能把人运完。”

    “没有办法,这是同盟高层的意思。”

    “这么多人要吃饭,不知道德雷达瓦会不会被这些人吃穷了。”

    “别开玩笑,你又不是不知道米哈伊恩那只老狐狸,那是石头里都能榨出油水的人,他怎么可能吃亏?”

    “这倒也是,同盟肯定会给他们补偿。”

    “谁让他们运气好呢?有一个不错的宗主国。”

    “奥摩尔以前也不是怎么在乎德雷达瓦,只不过这次终于有用得到他们的地方。”

    “别说得酸溜溜的,这已经够了,国与国之间本来讲的就是利益。你看,有一个宗主国不是挺好吗?用得着的时候,大批的物资就来了,现在又是建工厂,又是造铁路,就算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德雷达瓦又被扔在一边,至少工厂和铁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了这些,德雷达瓦在我们这些国家面前可以耀武扬威了。”

    “你说我酸,你的话比我更酸。”

    “有必要为这种事吵架?我担心的不是德雷达瓦会变得张扬。你们想想看,外面那些国家在我们的面前张扬过吗?没有吧!因为他们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将来的德雷达瓦搞不好也会变成这样。”

    这话一说,众人都沉默下来。

    不管刚才那两个人,还是此刻说话的这个人,他们担心的都是同样的事。

    德雷达瓦的未来一片光明,这一点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问题是他们的国家怎么办?

    这时候,再去求奥摩尔帝国收他们做附庸国,显然已经晚了。成为德雷达瓦的附庸倒是有可能,但他们都不会甘心这样做。

    难道让他们看着德雷达瓦变得富裕强盛,自己仍旧在贫困中挣扎?

    “你们有没有想过向上面的人建议,干脆这片地区的所有国家都合并起来,组建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对内,我们仍旧各自为政,政体用不着改变,但对外,我们就用一个国家的名义。”

    抛出提议的这位特使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来:如此一来,他们的国家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奥摩尔的附庸国。

    能够被各国派出来担任特使的都是一些很有地位,而且智慧超群的人物,稍微一想就立刻明白其中的好处。

    “米哈伊恩会同意吗?”

    底下立刻有人问道。这样问,足以说明此人确实希望这个方案能够成功。

    其它人的心思也差不多。

    “应该没问题。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米哈伊恩现在恐怕已经在琢磨怎么在走廊地带也插上一手了。”

    那位特使说到这里时,语气显得有些黯然。正如之前所说的,他已经感受到德雷达瓦不再将目光局限于这片荒漠之中,而是越来越像外面的国家。

    他正感慨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sao乱的声音。原来难民里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倒在地上,此刻老人的身边围拢一大堆人。

    “这么大年纪还有什么可逃的?”

    旁边的一个特使冷冷地说道。

    昆塔古姆冈特荒漠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显有丛林法则的味道,虽然还没有到那么残酷的地步,但是当战争爆发时,上了年纪的人总是会把逃生的机会让给年轻的人。

    “这个老头的儿女倒是挺孝顺,而且这个家伙很会生啊!好像儿子和女儿加起来有二、三十个。”

    “白痴,这根本就不是一家子。老头应该是导师一类的人物,旁边的都是他的学生或助手。”

    那个最具有智慧的特使双眼紧盯着前方,好半天才恍然大悟地喃喃自语道:“原来是这样,原来这才是最有价值的财富,这根本不是赔本的买卖。”

    “什么意思?你能说得更清楚一些吗?”

    旁边的特使立刻聚拢过来,他们这帮人早已形成一种默契。

    “西顿人有文化,这些难民全受过教育。德雷达瓦想要发展起来,

    只有物资是不够的,给几座工厂只是杯水车薪,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大量有文化的人。”

    那位特使越说越激动,他用力扯着自己的头发,看起来像是要疯了。

    “对啊!外面的国家有很多都施行义务教育制度,国民必须读满九年,如果趁现在这个机会多捞一些人过来,我们等于大赚一笔。有了这些人,我们可以自己办厂、自己造铁路。”

    另外一个特使也猛然间醒悟过来。

    “我还听说,两个月前从蒙斯托克来了一支专家团,米哈伊恩亲自陪着他们四处转,对他们客气得不得了。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那支专家团就是给米哈伊恩出谋划策来的。”

    被点醒之后,这些特使们的想象力立刻变得活跃。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不管看什么,都感觉是德雷达瓦的大长老米哈伊恩在玩花样。

    “这可不行,不能让他们独占好处,我们也得沾上一些好处。我刚想起来,就算把抢来的机器弄回去,如果没人会用的话……”

    “是啊,是啊,当初结盟的时候,不是说好的吗?如果有好处的话,大家都应该从中得到一份,就算他们吃rou,让我们喝汤也行啊。”

    一阵喧闹之后,这些特使全都坐不住了,他们打算去找米哈伊恩。不过在那之前,他们先要联络国内,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无权做出决定。

    战线仍旧往前推进,随着联盟在走廊地带最后一支驻军被彻底消灭,再也没有人能够抵挡利奇的脚步。

    每天都有好消息传来,不是又一支伪军被消灭,就是某座城市被攻破。

    此刻,战役能够打到什么程度已经不取决联盟的抵抗力量有多强,而是看利奇手上的物资是否还能支撑得住?

    战争打的就是物资消耗。

    正因如此,军需主管每天都要找利奇报告一次。

    看着军需主管拿来的清单,利奇的眉头微微皱起。吸取上次的教训,在开战之前,他命令各个兵团必须严格按照作战计划行动。

    负责抢劫的兵团专门分出了一部分人,将抢来的战利品里立刻能用得着的物资,另外放一个地方。

    靠这种以战